“伊斯蘭國”頭目巴格達迪:恐怖和死亡之路
2019-10-29 07:33:29? ?來源:新華網 責任編輯:周冬 我來說兩句 |
“伊斯蘭國”頭目阿布·貝克爾·巴格達迪在美軍特種部隊26日突擊行動中身亡。 【一度入獄】 巴格達迪2014年7月4日在伊拉克第二大城市摩蘇爾努里清真寺首次公開露面。他原名易卜拉欣·阿瓦德·薩馬萊,1971年在伊拉克首都巴格達以北薩邁拉鎮附近的貧困區域出生。 巴格達迪的家人是薩拉菲派,信仰極度保守的遜尼派教義。受家庭影響,他2003年加入薩拉菲圣戰派。 美國那一年入侵伊拉克。巴格達迪因為反對美國軍事行動而遭逮捕,監禁在布卡監獄直至2004年2月。美方人員當時認為,巴格達迪只是“煽動者”,而非“軍事威脅”。 【興風作浪】 巴格達迪獲釋后加入“基地”組織在伊拉克的分支,隨后接管這一分支。 敘利亞2011年爆發內戰,他借機擴張自己旗下的組織。受他領導的“伊拉克伊斯蘭國”與敘利亞“支持陣線”合并,成為“伊拉克和黎凡特伊斯蘭國”。 巴格達迪2013年與“基地”組織頭目艾曼·扎瓦希里“鬧翻”,開始“單干”。他的追隨者2014年得以控制伊拉克和敘利亞大片土地。那一年6月,巴格達迪宣布建立一個所謂的“哈里發國”。 “伊斯蘭國”2016年進入鼎盛時期,控制敘利亞北部幼發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流域村鎮到巴格達郊區數以百萬計民眾。 與“基地”發動大規模襲擊不同,巴格達迪和其他“伊斯蘭國”頭目主張支持者就地投入暴力行動。這一組織聲稱在全球多地發動襲擊,包括法國首都巴黎、法國南部城市尼斯、英國首都倫敦、英國北部城市曼徹斯特、德國首都柏林。 【窮途末路】 巴格達迪行蹤隱秘、極少公開露面。美國懸賞2500萬美元抓捕他。 2017年6月,一度傳出巴格達迪在敘利亞北部城市拉卡遭俄羅斯戰機炸死。他隨后發布音頻文件,否認自己喪生。 巴格達迪疑似今年4月最后一次“發聲”,承認“伊斯蘭國”失守在敘利亞的最后據點。伴隨“伊斯蘭國”衰落,巴格達迪隱姓埋名,在敘利亞和伊拉克邊境輾轉,只有司機和兩名保鏢跟隨。他擔心遭刺殺和下屬背叛,不用手機,經由多名線人與在伊拉克的兩名主要助理聯系。 路透社報道,“伊斯蘭國”“國防部長”伊亞德·奧貝迪可能成為巴格達迪的繼任者,但此人目前不知所蹤。(包雪琳)(新華社專特稿)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