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個司法確認案源頭化解583名農民工討薪事件
2019-11-07 07:09:01? ?來源:法制日報 責任編輯:李雅蘭 我來說兩句 |
35個司法確認案源頭化解583名農民工討薪事件 云南安寧法院訴前解紛機制發揮明顯功效 □ 本報記者 石飛 本報通訊員 李波 近日,34名農民工班組長齊聚云南省安寧市人民法院昆鋼法庭,為昆鋼法庭全體人員送上兩面錦旗,表達對安寧法院司法為民舉措的感激之情。 原來,國慶節前夕,因云南省世博工程總承包有限公司無錢支付所承包的安寧花千里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開發的安寧市太平新城天籟郡項目的農民工工資,導致583名農民工集體討薪事件發生。 獲悉情況后,安寧相關部門初步決定由花千里公司先行墊付農民工工資。在此過程中,安寧法院主動前移訴訟服務,提出花千里公司墊付的農民工工資必須轉入安寧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建設領域農民工工資保證金專戶,再由保證金專戶兌付到每一名農民工賬戶等具體指導意見。 9月28日,世博公司、花千里公司及第三人安寧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在安寧市太平鎮人民調解委員會的主持下達成人民調解協議,由花千里公司分兩次墊付農民工工資1965萬余元。經世博公司和花千里公司共同申請,安寧法院昆鋼法庭對上述調解協議進行了司法確認。花千里公司次日便將首批次農民工工資810萬元(包含之前已交納的農民工工資保證金210萬元)轉入安寧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建設領域農民工工資保證金專戶。 為了保證工資能夠實際支付到農民工手里,昆鋼法庭法官指導太平鎮人民調解委員會主持世博公司與每一名農民工分別簽訂了人民調解協議,明確了欠付工資及支付時間。基于世博公司以班組形式對農民工進行管理的情況,為避免農民工與班組長之間、班組長與世博公司之間因工資發放發生次生糾紛,安寧法院建議世博公司與農民工隸屬的班組長再次簽訂調解協議,確認各自班組欠薪人員和欠薪金額,公司與農民工之間的工資支付協議作為附件入卷佐證。 10月15日,世博公司與農民工所在的34個班組的班組長分別向安寧法院申請對人民調解協議進行司法確認,583名農民工的工資支付明細作為附件一并予以提交。安寧法院昆鋼法庭開通綠色通道,集中力量在兩天內完成了司法確認案件的立案、審查等工作,及時對人民調解協議進行了司法確認,為維護農民工合法權益提供了高質高效的司法服務。 經安寧法院對35起人民調解協議進行司法確認后,安寧市勞動監察大隊根據此前已經調查核實的農民工工資,監督花千里公司將墊付的工資逐一發放到每名農民工個人賬戶中。至此,這起農民工集體討薪事件得到有效化解。 “案件能夠及時妥善處理,得益于我院近年來大力開展的訴源治理工作。”安寧市法院副院長趙柏林告訴《法制日報》記者,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和立案登記制的推行,法院案多人少矛盾凸顯。2018年,安寧法院總收案數6425件,位居全省法院前20名,人均收案數268件、人均結案數266件,均排名全省法院第九名。為此,安寧法院把非訴糾紛解決機制挺在前面,深挖審判隊伍內部潛力,標本兼治,探索出一系列訴源治理的經驗和做法。 安寧法院依托全市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平臺,建立矛盾糾紛排查化解對接機制。同時,在市、街道、村、小組四級調解組織縱向全覆蓋的基礎上,針對安寧實際情況,建立交通事故調解委員會、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物業管理調解委員會等專業調解委員會及企業調解委員會、學校調解委員會等專門調解委員會,完善橫向范圍內的人民調解組織建設。 其中,專業調解委員會由司法局對調解人員進行管理,由法院進行業務培訓,以專業法官對口指導的方式提升調解人員的專業素質。企業調解委員會和學校調解委員會由企業、學校進行人員管理,由司法局進行案件管理,由法院進行專業培訓和指導。 此外,安寧法院以昆鋼法庭訴訟服務中心為基礎,搭建了由法院、法庭、街道、村(社區)構成的四級訴訟服務網絡。根據安寧市街道數量組建9個法官工作小組,形成“五位一體”的社會綜合治理共同體。率先在昆鋼法庭建立多元解紛訴訟服務工作站,使黨委領導、法院推動、司法聯動、各方參與訴源治理工作實體化。 訴源治理工作將大量糾紛消化在基層,化解在源頭。2016年至2018年,安寧市基層調解組織調解糾紛數呈大幅增長趨勢,從7815件增加到11921件,年增長率分別為27%和20%。 |
相關閱讀:
- [10-07] 長效監管:讓農民工吃下“定薪丸”——云南構建農民工欠薪監管長效機制
- [09-05] 政策密集出臺 農民工欠薪整治工作提前意味著什么?
- [08-27] 為討薪要報復社會 男子亂報警被處以行政拘留10日
- [08-19] 一流竄多地“勞務碰瓷”犯罪集團27人獲刑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