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各地建成“掃黃打非”基層站點逾54萬個
2019-11-08 09:39:48? ?來源:法制日報 責任編輯:李雅蘭 我來說兩句 |
各地建成“掃黃打非”基層站點逾54萬個 群眾舉報數量比去年同期上升120% 核心閱讀 截至目前,各地已建成“掃黃打非”基層站點54.8萬個。全國基層“掃黃打非”站點建設運行逐步規范,群眾參與支持“掃黃打非”的熱情明顯攀升。今年1至9月,全國“掃黃打非”辦公室舉報中心受理群眾舉報數量相比去年同期上升了120%。 本報記者 郄建榮 盡管細雨霏霏,但是,江西省玉山縣四股橋鄉山塘村的街道,卻既不見泥濘更沒有污水橫流。與自然環境同樣干凈的是山塘村的社會風氣。2017年10月,山塘村“掃黃打非”基層工作站成立。在山塘村人看來,就是這個工作站,讓山塘村的社會風氣發生了根本性的轉變。 10月下旬,《法制日報》記者隨全國“掃黃打非”辦公室中央媒體采訪組赴江西采訪時發現,不僅是山塘村,撫州市金溪縣對橋鎮“掃黃打非”工作站、南昌市西湖區桃花鎮國貿陽光社區“掃黃打非”工作站等都各具特色。這些基層工作站點先后被全國“掃黃打非”辦公室評為示范點。 全國“掃黃打非”辦公室有關負責人告訴《法制日報》記者,截至目前,各地已建成“掃黃打非”基層站點54.8萬個。全國基層“掃黃打非”站點建設運行逐步規范,群眾參與支持“掃黃打非”的熱情明顯攀升。今年1至9月,全國“掃黃打非”辦公室舉報中心受理群眾舉報數量相比去年同期上升了120%。 基層工作站有成效 村民遠離“黃非”迷信 10月28日下午,當《法制日報》記者來到山塘村時,正值秋雨綿綿。但是,從山塘村村頭“開展掃黃打非,構建美麗平安文明山塘”的巨幅宣傳屏,到村中心文化大舞臺,再到村室外展覽區,山塘村的各個角落被一派濃郁的新文化氛圍所包圍。 令人難以置信的是,這個背靠太甲山的偏遠鄉村,幾年前曾是一個封建迷信充斥、黃色淫穢物品腐蝕泛濫的地方。 “因交通不便、信息閉塞,老百姓思想落后,極易成為滋生陋習劣習的溫床。”玉山縣及山塘村有關負責人告訴中央媒體采訪組,在山塘村“掃黃打非”基層工作站成立前,山塘村的一些村民寧愿花錢算命,也不相信科學,甚至當身體出現大病時,也不去醫院醫治,而是找到所謂的“仙姑”“大神”,貼“神符”、喝“神水”,有些人病入膏肓仍執迷不悟。 據介紹,除了受封建迷信影響外,山塘村黃色淫穢物品腐蝕泛濫,“一些在外務工人員為了一點蠅頭小利,通過各種非法渠道將黃色淫穢書刊、光碟帶回村里進行違法銷售傳播。”山塘村一位村干部說,封建迷信以及黃色淫穢物品不僅污染了山塘村的社會風氣,更對山塘村村民的思想認知產生了極大的損害。 《法制日報》記者在山塘村采訪時了解到,山塘村“掃黃打非”基層工作站成立以來,山塘村“兩委”班子高度重視“掃黃打非”工作,想方設法讓廣大村民遠離“黃”“非”和封建迷信,樹立正確的科學的思想觀念。在實施秀美鄉村建設中,將“掃黃打非”與秀美鄉村建設有機結合,把“掃黃打非”作為村中心工作,在縣“掃黃打非”工作領導小組的正確領導和相關業務主管部門的精心指導下,建立健全長效機制,成立了村民小組長或黨小組長為網格長的“掃黃打非”網格化管理平臺,專門聘請了主要由老干部、老黨員和退休教師組成的15名“掃黃打非”義務監督員,在醒目位置懸掛“掃黃打非”監督員崗位公示牌、舉報電話公示牌。這位村干部說,如今,“掃黃打非”的神經末梢已經延伸到村里的每個角落。 同時,山塘村“掃黃打非”工作站利用每年農歷九月十九太甲廟會期間,重點開展“反邪教、反封建迷信”知識宣傳,在太甲廟和基督教堂門口設立宣傳欄,引導村民遠離邪教,拒絕迷信,增強反對和抵制邪教以及封建迷信的能力。山塘村還聯合縣文化市場綜合執法大隊對廟會進行巡查,對外來游商、小販重點檢查,杜絕各種非法出版物流入市場。對學校周邊、太甲廟、基督教堂、旅游景點等重點地區展開拉網式排查,取締了一批非法無證游商和攤販。 據介紹,僅今年以來,山塘村工作站共發放宣傳單1000余份,發放宣傳冊300余冊,懸掛橫幅15條,播放宣傳視頻60余次,制作“掃黃打非”宣傳欄6個,宣傳展板3塊,并及時更新。 2018年12月,山塘村“掃黃打非”工作站被全國“掃黃打非”辦公室評為“掃黃打非”基層示范點。 干部包片黨員掛點 形成黨群聯抓格局 地處金溪、東鄉、余江、貴溪三縣一市交界處的撫州市金溪縣對橋鎮下轄10個村委會,91個村小組,66個自然村,擁有人口21043人。“掃黃打非”工作站自建立以來,在縣“掃黃打非”辦、文廣新旅局的精心指導下,對橋鎮工作站高位推進“掃黃打非”進基層工作。 在對橋鎮,《法制日報》記者了解到,對橋鎮多措并舉,建全“掃黃打非”長效監管機制。據對橋鎮宣傳部有關負責人介紹,對橋鎮以鎮“掃黃打非”工作站為核心,將行政區域劃分三個片區,按鎮、村、村小組三級將“掃黃打非”任務責任落實到人,其中,村委設置“掃黃打非”工作聯絡站10個,村小組設置“掃黃打非”聯絡員91人,每人每日完成轄區內即定巡查任務,半年發現并配合執法部門查處各類違規違法經營行為5起。 為使“掃黃打非”工作能更好地服務基層、融入群眾,對橋鎮成立了兩支兼職“掃黃打非”群眾工作隊,即夕陽紅義務監督隊和廣場舞宣傳隊。廣場舞宣傳隊由30支隊伍1000人組成,定期開展歌舞表演,吸引群眾參與,倡導健康文化生活。 對橋鎮有關負責人告訴《法制日報》記者,今年9月,對橋鎮順利迎接了全國“掃黃打非”基層示范點的復核驗收。 10月30日,當《法制日報》記者來到南昌市西湖區桃花鎮國貿陽光社區“掃黃打非”工作站時,社區的居民正在進行“掃黃打非”工作的宣傳。 據國貿陽光社區相關負責人介紹,2018年以來,國貿陽光社區一方面積極吸納轄區居民群眾、社會愛心人士加入“掃黃打非”工作志愿者隊伍;另一方面將“掃黃打非”工作納入社會治安治理網格化管理,實行“兩委”干部包片、黨員掛點、專職隊伍負責、志愿者協助,形成了社區主導、黨群聯抓、專兼協同的工作格局;同時,制定完善了“掃黃打非”舉報獎勵制度,廣泛宣傳“掃黃打非”舉報電話,方便群眾及時舉報轄區“涉黃涉非”行為,尤其是地攤游商兜售各類非法出版物的違法違規行為。對于舉報“制黃、販黃”和其他非法出版活動的人員,及時兌現獎勵,以進一步激發群眾參與“掃黃打非”工作的積極性。 此外,國貿陽光社區還持續開展“護苗行動”,形成執法聯動常態整治;將“掃黃打非”內容融入“居民公約”之中,使之成為居民自治管理公約和自覺遵守的行為準則,增強居民群眾“不買、不讀、不用、不傳非法出版物”的自我約束意識。 文化垃圾失去土壤 環境更加風清氣正 就“掃黃打非”基層工作站點建設,全國“掃黃打非”辦公室有關負責人透露,今年以來,全國“掃黃打非”辦公室推動各地深入開展“掃黃打非”進基層規范化標準化建設,強化“掃黃打非”進基層與綜治、精神文明創建、新農村建設和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試點等工作的有機融合,受到基層群眾歡迎。 這位負責人說,截至目前,各地已建成“掃黃打非”基層站點54.8萬個,打造全國“掃黃打非”進基層示范點400個、示范標兵30個,并正在創建新一批全國基層示范點。其中,江西、安徽、河南、湖北、湖南等多省,創新工作模式,把“掃黃打非”基層站點宣傳陣地嵌入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將其打造為聯系群眾、服務群眾的新載體。同時,各省區市大力開展“掃黃打非”基層站點規范化標準化建設,通過編制推廣使用《“掃黃打非”基層工作手冊》,加強對基層執法人員的培訓,通過開展基層示范點創建等,確保基層“掃黃打非”工作有人抓、有人管、有成效。 據全國“掃黃打非”辦公室這位負責人介紹,隨著基層“掃黃打非”站點建設運行逐步規范,基層“掃黃打非”日常監管力量不斷壯大,群眾參與支持“掃黃打非”的熱情明顯攀升。“在開展了‘掃黃打非’工作的鄉村地區,‘黃’‘非’等文化垃圾失去生存土壤,文化環境更加風清氣正。同時,基層隊伍線索發現和協助辦案能力持續提高。”這位負責人說,今年1至9月,全國“掃黃打非”辦公室舉報中心受理群眾舉報數量相比去年同期上升了120%。 |
相關閱讀:
- [10-21] 江西鷹潭清理麻將房268間 責令52家娛樂場所整頓停業
- [09-10] 無錫一樓盤用微信公眾號發布虛假廣告被罰30萬元
- [06-21] 黃播平臺注冊僅一個月會員達43萬人 涉案金額逾300萬元
- [01-16] 去年福建檢察機關共辦理各類案件183186件 受理職務犯罪案件377件
- [09-10] 互聯網整頓之后淫穢色情內容仍然存在 內容更加隱蔽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