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疫苗案曝光16個月后長春長生破產 帶來哪些警示?
2019-11-10 07:17:45? ?來源:央視財經 責任編輯:陳瑋 我來說兩句 |
“假疫苗”案曝光16個月后,“主角”長春長生被法院裁定破產。11月8日,深圳證券交易所網站發布《長生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關于公司全資子公司破產清算的公告》,宣告長春長生生物科技有限責任公司破產。長春長生破產給市場敲響怎樣的警鐘? 11月8日晚,《央視財經評論》邀請清華大學法學院教授湯欣和央廣財經評論員王冠進行評論。1長春長生破產 市場秩序豈容踐踏 新聞鏈接:2018年7月,長生生物全資子公司長春長生掀起狂犬病疫苗記錄造假風波被調查,相關責任人被逮捕。2018年10月,國家和吉林省藥監部門下達處罰決定,長春長生的違法事實包括將不同批次的原液進行勾兌配制、使用過期原液等,共計被罰沒91億元。而截至2018年中,長春長生總資產為39.85億元,凈資產為34.1億元,資不抵罰。 2018年11月,深交所啟動對*ST長生重大違法強制退市機制。2019年10月8日,深交所決定長生生物公司股票終止上市,公司股票自2019年10月16日起進入退市整理期,退市整理期屆滿的次一交易日,深交所將對公司股票予以摘牌。 湯欣:集體訴訟 探索中國特色解決方案 清華大學法學院教授 湯欣:從處罰來看達到了頂格處罰,對于相關受害群體,如投資者、消費者的賠償還有民事法律責任需要跟進。 我認為,下一步要順著投資者集體訴訟這樣的中國特色機制推進。要謹慎探索在消費者和《反壟斷法》領域,以及其他領域民事訴訟法上能不能建立有中國特色的,同時避免濫訴的集體訴訟機制。 王冠:破產不是句號 反思仍需加強 央廣財經評論員 王冠:破產不是句號,反思仍需加強。關于“假疫苗”案,它是去年夏天,或整個2018年度的民眾負面記憶之一。另外,這件事情波及和沖擊遠超過資本市場,相關地方啟動的事后排查涉及眾多家庭;與此同時,在資本市場上,僅去年7月23日這一天,醫藥板塊就下跌了上千億元的市值,不是一家公司,是整個板塊,尤其是對疫苗行業的信心帶來了較大打擊。 反思推動了哪些補短板的舉措呢?去年11月,深交所和上交所先后推出《上市公司重大違法強制退市制度》,對于多家上市公司來說,出現了重大違法的行為要直接退市。2企業警鐘長鳴 公共利益永遠至上 湯欣:民事賠償問題要優先考慮 清華大學法學院教授湯欣:接下來要考慮法律責任之中,民事賠償方面需要抓緊。 我建議,在賠償方面要做到民事賠償優位,即優先于相關部門的罰款罰金制度,在證券市場上是這樣,在其他的消費市場上也有同樣的問題,所以要考慮在罰款或罰金機制里能否暫緩入庫,入庫指國庫;另一方面,需要探索一種機制,就是建立財政回撥機制,讓罰沒進入國庫的資金回到企業,作為對投資者或消費者的補償,這樣才能形成民事賠償優先考慮的結果。 王冠:投資者保護要法治化 具體化 央廣財經評論員 王冠:實際上,近年來對于投資者保護,尤其是中小投資者的保護在不斷加強,未來期待在法治化和具體化層面持續推進。 湯欣:解決公共安全問題 要制裁和賠償并重 清華大學法學院教授湯欣:我認為,解決公共安全的問題,包括投資安全、食品安全、藥品安全,要同時注意制裁和賠償。 一方面,對違法行為,需要從重給予制裁,使違法行為得到應有的法律懲處,要感覺到疼;另一方面,對受害者也要建立到位的賠償機制,包括集體訴訟以及正在探討的多元化解糾紛體制,都是為了讓投資者、消費者在受到損害后能得到應有賠償,兩者都是相當重要的,缺一不可。 王冠:公共利益無小事 制度牢籠要扎緊 央廣財經評論員 王冠:我想強調,公共利益無小事,制度牢籠要扎緊。 我們也看到該事件給疫苗產業、受害者、資本市場等都造成了巨大的代價,希望類似的事件再也不要發生。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