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人藝兩場戲詮釋文藝與生活的關系
2019-11-11 14:03:51? ?來源:北京青年報 責任編輯:柳綠 我來說兩句 |
北京青年報訊(記者 王曉溪)曲藝領域,北京的曲藝家們走進“回天”社區進行采風,并創作了一系列反映“回天”改造的優秀現實曲藝作品;在影視領域,現實主義回潮,國慶期間《決勝時刻》《我和我的祖國》等主旋律電影創造了電影國慶檔的票房奇跡。 近日,北京人藝的兩場話劇更詮釋了北京文藝工作者在日常的生活工作中如何從點滴做起,將“文藝走進生活,生活反哺文藝”的理念落實到了實處,落實到了細微處,落實到了思想的深處。 在扎根基層、反映現實生活的這條道路上,不空喊口號,只默默耕耘,這不僅是北京人藝戲劇工作者的真實狀態,也是絕大部分北京文藝工作者的真實狀態。文/滿羿 文藝擁抱生活 教師版《雷雨》在首都劇場上演 被公認為“不好演”的《雷雨》,在首都劇場上演了教師版——北京人藝的劇場、布景、導演以及舞美團隊,演員卻都換成了從講臺走上舞臺的老師們。據悉,這臺教師版《雷雨》由燈市口小學優質教育資源帶攜手北京人藝、東城區教委共同牽頭,聯合景山東華門學區的學校及直屬單位共同演出。 初排時不知道手放哪兒 大幕拉開,專業味兒撲面而來,服化造型甚至老師們的舞臺范兒都很正。從2017年3月“燈小”的老師們在人藝藝術家的指導下在菊隱劇場將《雷雨》片段搬上舞臺,到同年11月在中國兒藝假日經典小劇場挑戰100分鐘的四幕《雷雨》,再到兩年后在首都劇場上演復排版,北京人藝青年演員、教師版《雷雨》的導演朱少鵬至今還記得老師們兩年前初排時的狀態,“開始時,老師們甚至都不知道表演時手該放在哪里,但文化儲備決定了他們對自己所飾演的人物都有著很深的理解,雖然表演技巧欠缺,但對人物理解的高起點卻足以彌補技巧上的欠缺,這一點甚至比我們劇院的一些演員都要強。” 校長親自當“引讀者” 舞臺上的“周公館”可謂人藝版《雷雨》的微縮版,繁漪和周萍的幾場重頭戲不可或缺的沙發、茶幾、放有侍萍照片的柜子以及提示周樸園有德國留學背景的屋內裝飾都毫無遺漏地出現在臺上。 不久前,人藝《雷雨》演出時,老師們還曾專程來觀看,并在演出后走進后臺與楊立新、龔麗君、王斑等人藝藝術家面對面交流。此次演出的教師版也對人藝版本進行了頗具深意的改編,朱少鵬說,“我們是以人藝版為藍本,比照曹禺先生原著,同時研究了《雷雨的舞臺藝術》一書,將其中敘事性的段落減弱,將劇中矛盾沖突最強烈的段落呈現在觀眾面前。”于是,兩個小時的演出不僅有校長滕亞杰作為“引讀者”引述曹禺先生的自述“我喜歡寫人,我愛人……”等點睛文字串場,也有雕塑感般的人物群像式亮相,舞臺呈現更為靈動多元。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