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中國科研國際合作程度持續提升——訪中國工程院院士、英國皇家工程院外籍院士吳建平
2019-11-11 15:57:04? ?來源:新華網 責任編輯:周冬 我來說兩句 |
新華社倫敦11月10日電 專訪:中國科研國際合作程度持續提升——訪中國工程院院士、英國皇家工程院外籍院士吳建平 新華社記者 張家偉 “近年來,中國科研不但在國際合作程度上持續提升,部分領域的科研水平也達到國際一流。”今年當選英國皇家工程院外籍院士的吳建平教授在倫敦接受新華社記者采訪時說。 英國皇家工程院日前正式公布了新一批入選院士名單,其中包括4名外籍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清華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系主任吳建平教授是唯一入選的中國學者。英國皇家工程院給出的當選理由是:“吳建平教授在中國乃至亞太地區互聯網的開發和發展中,作出了杰出貢獻并產生了重要國際影響,還在國際互聯網體系結構工程和關鍵技術領域取得了開創性成果。” “伴隨國家發展,中國科研人員在各領域的科研水平與能力都在明顯提升,在一些新興技術與前沿技術領域還有了一定突破。”吳建平說。 吳建平先后主持研制成功中國教育和科研計算機網、中國下一代互聯網示范工程核心網,突破互聯網協議第六版(IPv6)核心路由器關鍵技術等。他認為此次當選英國皇家工程院外籍院士,體現了國際社會對中國科研人員所作貢獻的認可。他說:“隨著中國發展,我們已經能把科研做到國際一流水平,中國的科研人員能夠為全人類的技術進步作出貢獻,所以也得到越來越廣泛認可。” 吳建平所從事的計算機網絡技術領域中涉及非常多的國際合作,同時他也見證著中外科研合作和交流在近年來逐步加深的過程。他說:“中國教育和科研計算機網25年前開始建設以來,國際間教育和科研的學術交流與合作越來越密切,中美、中歐、亞太地區的科研工作者,通過學術計算機網絡,一直進行著深入而積極的學術交流與合作。” 據介紹,中國和歐盟的教育科研網絡實現高速互聯后,為不少國際科研項目提供了支持,如多國參與的太空粒子探測器“阿爾法磁譜儀2”(AMS-02)項目,就是一個非常典型的基于學術網的大數據處理應用。 這些科研交流的基礎是一個開放和平等的環境。吳建平說:“不同領域、不同學科科研人員之間的國際交流,應本著互利共贏的原則,以一種開放的心態,增加雙方科技人才的對等合作,共同開展科研創新。科技造福人類,離不開廣泛的合作。” 經歷科研領域多年變化的吳建平指導過不少年輕科研人員。他認為,中國科研環境變得“越來越好”,特別是對年輕科研人員的支持力度在加大,中國對科研工作的投入保持在一個很高比例。他說:“最近的一些科研成果也能體現出中國對科研投入增加。” 展望未來,吳建平說:“我覺得當選院士不是我們做工程技術的目標,最重要的還是為國家、為全人類的工程技術作出自己的貢獻。”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