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搶救性保護鄂溫克族瀕危民間音樂
2019-11-12 11:01:17? ?來源:新華網 責任編輯:李雅蘭 我來說兩句 |
新華社呼和浩特11月12日電(記者 勿日汗) 記者從內蒙古自治區藝術學院了解到,內蒙古搶救性保護人口較少民族鄂溫克族瀕臨失傳的民間音樂,邀請鄂溫克族尼瑪罕說唱傳承人何秀芝老人錄制演唱資料并出版發行。 日前發行的《母鹿之歌——鄂溫克索倫部尼瑪罕傳承人何秀芝說唱專輯》,收錄了何秀芝老人演唱的《母鹿之歌》《鄂溫克人渡海的傳說》《黑龍江和大興安嶺的傳說》等7首鄂溫克族長篇尼瑪罕說唱故事,是近年來搶救整理鄂溫克族民間文化的重要成果。 據了解,這一專輯出版發行的目的,是為了保留鄂溫克族索倫支系的民間文化樣本,為今后的傳統文化研究提供一份珍貴的口述文本資料。 人口僅3萬的鄂溫克族,因為只有語言沒有文字,很多歷史文化都是口耳相傳。尼瑪罕是鄂溫克族古老的說唱故事形式,鄂溫克族人世世代代以口耳相傳的方式將其傳承下來。尼瑪罕說唱的故事包括神話、英雄史詩、長篇敘事性說唱故事等。 生于1934年的何秀芝是目前為數不多的能唱多首尼瑪罕說唱的人。她常年致力于鄂溫克族語言、歷史、口頭文學和傳統手工藝制作技藝的挖掘和整理,盡最大努力保留記憶中的文化遺存。 |
相關閱讀:
- [11-12] 大家手筆:把握新時代謀劃全面深化改革的主軸
- [11-12] “網紅爆款”齊發力 “漳州味”迎戰雙十一
- [11-12] 內蒙古有關部門敦促涉黑涉惡在逃人員投案自首
- [11-12] 填滿了!國內最大垃圾填埋場將封場 提前20年迎來飽和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國新辦發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