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市場監管總局通報侵害消費者個人信息違法行為:房產租售行業居首位
2019-11-18 15:28:18?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責任編輯:李雅蘭 我來說兩句 |
國家市場監管總局今天(18日)通報打擊侵害消費者個人信息違法行為專項執法行動情況,自今年4月1日至9月30日,全國市場監管部門共立案查辦各類侵害消費者個人信息案件1474件,查獲涉案信息369.2萬條,罰沒款1946.4萬元,移送公安機關案件154件。 房產租售、裝飾裝修、教育培訓等三領域違法行為高發 從查辦案件的情況來看,當前侵害消費者個人信息違法行為主要高發在房產租售、裝飾裝修、教育培訓等三個領域,其中,房產租售行業案件數量和涉案信息數量均列首位,查辦案件273件,涉案信息數量153.2萬條,罰沒款428.2萬元,分別占總數的18.5%、41.5%和22%。 最突出的違法行為是未經消費者同意,收集、使用消費者個人信息違法行為,共立案查處違法案件710件,涉案信息276.3萬條,罰沒款1006.3萬元,分別占總數的48.2%、74.8%和51.7%。 三大特點:多發性、隱蔽性、取證難度大 國家市場監管總局相關負責人表示,侵害消費者個人信息違法案件主要呈現三大特點: 違法行為具有多發性。從消費者投訴舉報、案件查辦等情況來看,違法行為涉及房產租售、小貸金融、教育培訓、保險經紀、美容健身、裝飾裝修、旅游住宿等多個領域,與廣大消費者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 違法行為具有隱蔽性。此類違法行為較為隱蔽,違法經營者在非法收集、買賣消費者個人信息時往往通過便攜式存儲器、互聯網等途徑傳遞信息,并以電子文件形式儲存在網盤、電腦甚至手機中。在與消費者聯系時,一般都是通過電話、郵件、短信、微信等方式,基本不與消費者直接見面。有的甚至利用修改軟件隱藏真實信息,消費者很難知道違法者真實身份。 案件查辦難度大。電子文檔具有難發現、難固定、易銷毀的特點,執法人員在查辦案件過程中,必須在第一時間綜合運用控制現場、電子取證、訊問當事人等多種手段固定相關證據,稍有不慎就會導致關鍵證據滅失。此外,侵害消費者個人信息案件往往具有涉眾、跨地域等特點,取證難度也相對較大。 國家市場監管總局下一步將繼續組織開展“守護消費”專項執法行動,嚴厲打擊各類侵害消費者權益違法行為;加大宣傳力度,增強經營者法律意識、消費者維權能力。(央視記者 王婧) |
相關閱讀:
- [11-14] 當心120個竊取個人信息的惡意程序 遇到千萬別點開
- [11-04] 江蘇警方破獲一起侵犯公民個人信息案:非法獲取信息3億多條
- [10-31] 涉2000余萬條個人信息案告破 民警憑催債信息牽黑產鏈
- [10-24] 51信用卡被查引發“爬蟲技術”爭議 是否侵犯個人信息?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