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食品監管機制存缺陷 問題牛奶、肉類產品接連被召回
2019-11-19 08:06:02? ?來源:人民日報 責任編輯:李雅蘭 我來說兩句 |
德國食品監管機制存在缺陷 “問題牛奶”、千余種肉類產品接連被召回 不久前,德國牛奶公司與福德賽蘭公司宣布,因個別乳產品被檢出嗜水氣單胞菌和豚鼠氣單胞菌,決定在全德范圍內召回所有脂肪含量為1.5%的1升裝低脂牛奶。德國牛奶公司發言人奧利弗·巴特爾特表示,這兩種病菌可導致嚴重腹瀉等病癥。 據了解,這次的“問題牛奶”是在企業內部的例行單品檢查中被發現的。由于生產線上的一個密封裝置發生了故障,導致病菌污染。事發之后,涉事工廠更換了故障裝置,但即使如此,仍不能保證同一生產車間所生產產品的絕對安全。因此,相關零售企業只能將所有可能涉事的產品下架。目前,還沒有這批“問題牛奶”致病的報道。 就在此次牛奶召回事件前不久,德國聯邦消費者保護與食品安全局宣布召回千余種肉類產品,據稱原因是這些產品可能受到了李斯特菌的污染。德國“焦點在線”網站的報道稱,被召回商品所含肉類來自維爾克·瓦爾德克肉類與香腸公司。此前,已經有2人在食用這家公司的產品后死亡,另有37人患病。 根據德國聯邦消費者保護與食品安全局的數據,近年來,德國食品召回事件數量大幅攀升,從2012年的83件上升到了2018年的186件。截至10月初,今年食品召回已經達到160次。 巴伐利亞州消費者保護中心食品安全專業顧問達妮埃拉·克雷爾認為,食品召回事件數量快速增長,一個原因可能是,此前食品生產商較少使用召回信息發布平臺。隨著人們對食品安全的關注度日益提高,無論是生產商還是管理機構都擔心食品安全事故的擴大,因而更加重視產品召回,這是更為謹慎的做法。 召回事件頻發,同時反映出即使在像德國這樣的食品安全監管較為完善的國家,食品安全漏洞依然存在,需要引起重視。 據維爾克·瓦爾德克肉類與香腸公司所在的黑森州消費者權利保護部網站消息,早在今年8月中旬,當地相關監管部門就已經發現該廠存在食品衛生隱患,但一直到10月初,德國聯邦消費者保護與食品安全局才宣布對相關肉制品進行召回,時間上的遲滯更加凸顯了食品監管機制上的缺陷。 德國擁有較完備的食品安全法律法規。其中,涉及食品立法的相關條例多達200余個。同時,作為歐盟國家,德國必須執行歐盟統一的食品安全條例。然而,從監管的層級和職能上看,在德國,對食品質量的控制主要是企業自己完成的,參與食品生產各環節的所有企業都必須對自己的產品進行安全檢查,并記錄相關信息。各地方政府的相關部門主要承擔外部監管工作。各州政府負責地方機構的組織及人事安排等。到聯邦層面,消費者保護與食品安全局就只負責總體的協調工作。 德國媒體分析指出,正是由于食品安全上分散的組織架構,使得各方在遇到嚴重的食品安全事故時,很難在短時間拿出一個統一的解決方案。近年來,隨著物流、倉儲等技術的發展,以及全球化的深入,很多企業生產的食品不再僅供給當地的零售商,越來越多的產品運往別的地區,甚至在全球范圍銷售。這意味著,德國現有的相對分散的監管模式已經不能滿足當前食品安全監管的需要。 除了制度層面的缺陷,德國食品安全監管還面臨著人手不足的難題。德國聯邦食品監管員協會主席安雅·蒂特斯表示,大約15年前,德國就已經開始出現了較嚴重的食品監管員用人荒,很多地方都不愿為食品監管員支付昂貴的專業培訓費,而食品監管員的收入水平和其他職業比起來也缺少吸引力。 德國《法蘭克福匯報》網站發表評論文章呼吁,德國各州政府和聯邦政府都必須更多參與到食品安全監管的具體事務中,這樣才能更有效地保護消費者的權益。 (本報柏林電) 本報駐德國記者 花 放 |
相關閱讀:
- [11-15] 德國推動“裙底法案” 偷拍裙底有望列入刑事犯罪
- [11-15] 德國將自2021年起停征大部分“團結稅”
- [11-14] 德國聯邦內閣推出法案 禁止超商出售塑料購物袋
- [11-14] 德國人壽命緩慢增長 女性平均預期壽命比男性長5年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