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省人社廳任性用權制約人才引進被問責
2019-11-19 09:42:29? ?來源:工人日報 責任編輯:李雅蘭 我來說兩句 |
“放管服”變“管卡壓”“把部門利益看得太重” 甘肅省人社廳任性用權制約人才引進被問責 相關責任人受處分;甘肅省要求舉一反三、引以為戒 本報訊(記者 康勁) “把部門利益看得太重,只想攬權、不愿放權、任性用權”“導致用人單位苦不堪言”“對辦事群眾態度簡單粗暴、反復折騰,存在嚴重的官僚主義問題……”近日,甘肅省委、省政府辦公廳用嚴厲的措辭,通報了對省人社廳任性用權制約高層次人才引進工作的處理情況。 通報稱:經甘肅省委常委會研究決定,對省人社廳黨組在全省進行通報批評,責成作出書面檢查。給予省人社廳黨組書記、廳長誡勉處理;分管廳黨組成員、副廳長黨內警告處分,免去其黨組成員、副廳長職務,改任二級巡視員;給予事業處處長等其他3名責任人黨內嚴重警告、黨內警告處分及降級處理,調離省人社廳事業處。 據了解,今年2月,甘肅省委組織部、省委編辦、省教育廳、省人社廳等4部門出臺政策,將引進高層次人才由事前審批改為事后備案。然而,甘肅省人社廳卻于3月25日出臺文件,將事后備案變相分為招聘計劃備案、考試體檢備案、審批結果備案等3個事前備案環節,每個備案環節都要審批,共涉及11項內容,名為“事前備案”實則“變相審批”。 在“變相審批”中,甘肅省人社廳要求省屬高校和科研院所引進高層次人才的報備材料必須由甘肅省委編辦、省教育廳蓋章后上報,否則甘肅省人社廳不予受理。今年1月23日,甘肅省人社廳發布了第一批高層次人才招聘公告,歷時5個月才完成第一個引進博士的“備案”,到7月底,還沒有1名高層次人才真正引進落地。用人單位完成甘肅省人社廳的所謂“備案”,至少需要省委編辦蓋章2次,省教育廳蓋章7次。而完成“備案”后,還要進行入編、定崗和工資批復等后續程序,如此處處設限,使人才引進工作更難。 調查中發現,如此任性用權致用人單位苦不堪言。省人社廳對“備案”材料的格式、內容沒有統一規定、統一標準。在具體操作過程中,往往是邊安排邊調整,工作隨意性大,每次“備案”能否通過,全憑工作人員主觀判斷。經查,某高校發布《招聘公告》時報備了5次,發布《補充公告》時報備了2次;某高校《考核工作方案》報備了5次,某高校審批結果報備了3次,用時長達26天。而且設計的一些必填表格內容冗雜、名目繁多,與引進人才沒有直接關系。各用人單位對此疲于奔波、苦不堪言。 通報中稱,在一些工作上打著“放管服”的幌子給基層套“緊箍咒”,將為基層減負的要求變成增加基層負擔,將深化人才體制機制改革的要求變成處處為人才設限,把“放管服”變為“管卡壓”,對基層的強烈反映不理不睬、我行我素,問題的根源值得深思。 甘肅省要求,各地各單位舉一反三、引以為戒,堅決整治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問題。 |
相關閱讀:
- [11-18] 從問責到服務 讓費心變安心
- [11-15] 江蘇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樊金龍和江蘇省副省長費高云因江蘇響水“3·21”特別重大爆炸事故被問責
- [11-14] 四川曝光6起落實管黨治黨主體責任和監督責任不力被問責案例
- [10-24] 內蒙古錫林郭勒盟致22死重大生產安全事故63人被問責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