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體育總局反興奮劑中心副主任陳志宇談興奮劑刑事案件司法解釋
2019-11-20 07:07:27? ?來源:新華社 責任編輯:陳培源 我來說兩句 |
新華社青島11月19日電 題:從源頭遏制興奮劑問題 ——國家體育總局反興奮劑中心副主任陳志宇談興奮劑刑事案件司法解釋 新華社記者馬向菲 最高人民法院18日印發《關于審理走私、非法經營、非法使用興奮劑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國家體育總局反興奮劑中心黨委書記、副主任陳志宇表示,這對于推動反興奮劑工作法治化進程具有重大現實意義。 陳志宇正在青島參加全國反興奮劑法規培訓班。得知司法解釋正式發布,他表示十分高興。他說,經過多年持續不懈努力,我國的反興奮劑工作取得顯著成效,政策、法規、制度日益完善,檢查、檢測、教育、調查等各項措施不斷深入。以檢查為例,2018年實施檢查19469例,比2017增長11%,數量創歷史之最;檢測技術和方法的改進彰顯成效,精確性明顯增強。同時中國自2017年舉辦多個國際興奮劑會議,也為國際統一的反興奮劑斗爭做出重要貢獻。但興奮劑源頭管控相對薄弱,對嚴重興奮劑問題的懲處力度不足,惡性興奮劑違規違法事件時有發生,對我國體育事業和國家形象造成了嚴重的負面影響。 現在《興奮劑刑事案件司法解釋》正式出臺,陳志宇認為它有利于保護公眾健康,從源頭上遏制興奮劑問題;彌補了現行反興奮劑規則的局限性,大大增強了處罰效果,同時它的重點打擊對象是運動員背后的各類主體,將有力保護運動員身心健康。 陳志宇說,現在興奮劑問題不僅存在于競技體育,也逐漸演變成公共健康問題。目前,網絡銷售興奮劑亂象叢生,健身活動場所濫用興奮劑問題嚴重,馬拉松等社會體育活動中興奮劑問題突出,在升學考試和學校體育競賽中使用興奮劑的現象也時有發生。這些問題產生都源于興奮劑的走私、非法生產和交易,因此加強源頭治理刻不容緩。走私、非法生產、交易興奮劑,擾亂了市場經濟和社會管理秩序;對他人使用興奮劑,損害了他人的身體健康,侵犯了他人的生命健康權,都具有嚴重的社會危害性;特別是對未成年人使用興奮劑的行為,將會對其生長發育造成嚴重影響,危害更加顯著。為此,亟需引入刑事手段,實現司法介入,追究不法分子的刑事責任,切實遏制上述違法活動。 他接著表示,體育領域的反興奮劑規則只能約束體育從業人員,對體育行業之外的人不能適用,只用規則對行為人進行處理,有可能讓真正的責任者逃脫處罰。一些體育從業者即使受到禁賽、罰款等行業處罰,依然我行我素,無視禁賽規定,繼續從事違法活動。對違法行為的威懾和懲處力度不夠,違法成本過低,是當前興奮劑問題屢禁不止并不斷蔓延的重要原因。比如反興奮劑中心2017年查處了原山東兗州體校退休教練員孫慶河組織使用興奮劑,并對運動員施用(注射)興奮劑的嚴重違法活動,一次查出10名準備參加高校體育特長生招生考試的高中生(絕大多數是未成年人)外源性促紅素(EPO)陽性,之后孫慶河受到中國田徑協會的終身禁賽處罰,但由于當時缺乏對未成年人使用興奮劑相應的法律法規,無法對涉事教練進行行業規定之外的處罰。 此外,陳志宇說司法解釋不僅僅追究那些走私或非法使用興奮劑的運動員刑事責任,而且還要重點打擊運動員背后的人,追究走私、非法經營的不法分子,組織使用興奮劑特別是對未成年人、殘疾人運動員注射、施用興奮劑以及在其中起主要作用的輔助人員如教練、醫務、科研和管理等人員的刑事責任,保護運動員和公眾健康,維護良好的社會、經濟秩序。 不久前在波蘭結束的世界反興奮劑大會上,國際奧委會表示興奮劑事件幕后常有運動員輔助人員的身影,但體育組織對這些人的處罰力度極為有限,需要政府介入,否則難以達到真正震懾和懲戒效果,未來反興奮劑斗爭焦點之一應該是如何鼓勵政府更為有效地打擊違規的運動員輔助人員。 陳志宇說,引入刑事手段打擊嚴重的興奮劑違法活動,符合國際反興奮劑斗爭的發展趨勢,有利于彰顯我國反對使用興奮劑的堅定立場,樹立我國在反興奮劑領域負責任的大國形象。 據了解,近年來,法國、意大利、芬蘭、西班牙、德國、俄羅斯等頒布相關法律,對從事涉興奮劑違法活動的行為人判處刑罰。美國、英國、澳大利亞等也將走私、非法提供興奮劑的行為作為犯罪論處。 +1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