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智慧交通駛入“快車道” 解決出行“卡殼”難題
2019-11-20 08:24:18?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責任編輯:周冬 我來說兩句 |
交通運輸部日前發布消息,全國高速公路ETC(全自動電子收費系統)門架系統和車道改造全面完工,取消高速公路省界收費站工作進入聯調聯試階段。城市發展,交通先行。近年來,依靠ETC、電子停車指引、電子自助付費等新型技術,中國智慧交通建設駛入“快車道”。 “一腳油門”暢行高速路 “安裝ETC之后,貨車可以和普通客車一樣走ETC專用道,真的實現了一腳油門暢行全國高速公路?!敝型膺\物流東北有限公司運輸部總經理張洋經常開貨車上下高速路。以前,每次進出收費站時的長時間排隊等待是他最苦惱的一件事。最近,公司300多輛貨車統一安裝了貨車ETC記賬卡,不僅通行效率是人工的3—5倍,還能享受“先通行后付費”的記賬付費。 大貨車使用ETC還可以減少油耗和碳排放量。一家集裝箱運輸企業的負責人算了一筆賬,一輛大貨車安裝ETC后,每車次平均可減少10至20分鐘通行時間,一年能減少300至500升柴油,平均每臺車節約成本可達3000元。 目前,遼寧、河南、廣東、廣西、浙江、福建等正陸續發行貨車ETC記賬卡。據交通運輸部規定,這種套裝發行將成為下一步全國貨車ETC卡發行的標準模式。 普通小汽車安裝ETC的好處也顯而易見。很多車主表示,安裝ETC免去了節假日高速排隊的煩惱。記者在首都機場高速收費站出口看到,未安裝ETC車輛只能通行混合車道,排隊等候及通過時長約3分鐘,ETC車道則暢通無阻,每輛車平均通行時間僅為2—3秒。 出租車上高速,乘車費和過路費合并結算,還能開電子發票。11月15日,全國首個“出租車ETC”方案在廣東深圳上線。這套方案通過ETC車載設備與出租車計價器直連等全新技術手段,不僅為乘客解決了在高速出行時的開票難題,也提升了出租車的高速通行效率。目前,裝有ETC的首批1000輛試點出租車已全部完成ETC安裝改造,下一步將陸續在深圳全市推行。 近年來,類似的ETC應用服務創新、技術創新不斷出現,各項政策起到了推動作用。國務院辦公廳今年5月下旬印發的《深化收費公路制度改革取消高速公路省界收費站實施方案》提出,實現不停車快捷收費,力爭2019年底前基本取消全國高速公路省界收費站。 隨著ETC全國聯網落地完成,中國ETC用戶數量不斷增加。預計到今年12月底,全國ETC用戶數量將突破1.8億,高速公路不停車快捷收費率達到90%以上。專家表示,這意味著高速公路將迎來“智慧通行”時代。 涉車場景應用更豐富 最近,北京市朝陽區一家商場地下車庫出現一種新型停車繳費方式。車庫進口處和出口處上方各安裝了一臺讀取車牌和停車時長的感應器。當車輛進場時,車內的ETC設備會發出一聲“嘀”的提示音;出場時,車輛無需停車就完成自動繳費。 停車場負責人表示,新系統上線后,不僅商場停車場有望實現24小時無人值守,還大大提升了車輛進出場的通行速度。如今,在很多城市的停車場,這種基于ETC的“無感支付”系統正在快速推廣。 截至2018年底,中國汽車保有量已達2.4億輛,ETC為解決停車難題等涉車領域應用提供了智慧解決方案。《深化收費公路制度改革取消高速公路省界收費站實施方案》提出,鼓勵ETC在停車場等涉車領域應用,包括機場、火車站、客運站、港口碼頭等大型交通場站,以及居民小區、旅游景區等,未來基于ETC的智慧停車系統將涉及越來越多場景。 在貴州、河北省內一些指定加油站內,一家商業銀行最近開始試點“智慧加油”服務:安裝該銀行ETC的車主只要進入指定加油站ETC專用通道加油,即可享受免下車、免排隊繳款、免刷卡、免掃碼,從開車進場到離場2分鐘內完成的“即加即走”加油體驗。 業內專家表示,隨著移動互聯網技術、物聯網技術不斷發展,智慧停車平臺、停車誘導系統及城市停車場所等之間的信息壁壘將逐步被打破,停車交費、加油、洗車、購物等多種涉車場景快速應用將不斷增多,真正構建起城市智慧交通體系。 ETC行業亂象亟待整治 在此過程中,一些掣肘新技術發揮作用的問題也逐漸顯現,亟待重視。 據報道,今年下半年以來,各家銀行大力布局ETC業務,各地頻頻爆出一些車主車牌或個人信息被搶注ETC的現象。一些有償代辦的推廣專員還通過非法倒賣車主信息,趁機牟利。相關律師指出,網上代辦ETC,非法獲取、轉讓、使用他人信息,買賣雙方都涉嫌侵犯公民個人信息。 在線辦理ETC服務也出現不少問題。以某社交媒體ETC助手為例,設備無法激活、押金退還困難、設備發貨延遲等問題成了用戶投訴的重災區。專家表示,隨著ETC用戶逐漸飽和,ETC市場發展將進入“下半場”,比拼的是服務品質,不達標商家將被淘汰。 技術應用仍需不斷完善。以貨車ETC記賬卡為例,其好處不言而喻,但發行推廣也有難點。遼寧省高速公路運營管理公司董事長劉云峰表示,由于貨車用戶分散,記賬卡發行需要銀行授信管理;此外貨車車型常發生變化,這對ETC標簽寫法、車型識別都提出了一定挑戰。 專家表示,隨著中國進入智慧交通時代,做好相關體制機制創新,加強各項業務服務對接、相關技術完善、加大對用戶培訓和宣傳等工作極為重要,如此才能讓技術革新更好服務人們的交通出行。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