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述:以色列首次舉行人工智能周 業內看好前景并呼吁國際合作
2019-11-20 14:53:31? ?來源:新華網 責任編輯:周冬 我來說兩句 |
新華社耶路撒冷11月19日電 綜述:以色列首次舉行人工智能周 業內看好前景并呼吁國際合作 新華社記者陳文仙 尚昊 17日至21日,以色列首次人工智能周在特拉維夫大學舉行。參加活動的業內人士表示,對人工智能的應用前景充滿信心,稱目前人工智能已逐步在醫療健康、自動駕駛、人臉識別等領域開始應用,但仍處于早期階段,還有待技術進一步提升,并認為開展國家合作有利于推動這一行業快速發展。 歐盟委員會負責通信網絡內容和技術的政策官員伊琳娜·奧西奇在接受新華社記者采訪時表示,人工智能將在衛生、氣候變化、自動化交通等領域得到廣泛應用,為社會帶來諸多好處。雖然現階段人工智能發展尚未成熟,但不久將迎來革命性大發展。 以色列經濟與產業部首席科學家兼以色列創新局董事長阿米拉姆·阿佩爾鮑姆在接受采訪時表示,人工智能在提高人們的生活水平、改善醫療服務、農業、教育等的同時必然也會帶來一定風險,但只要掌握管理風險的方法,人類必將從中受益。同時,雖然人工智能不斷接近模仿人類思維方式,但是距離媲美人類大腦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特拉維夫大學網絡研究中心主任伊薩克·本-伊斯拉埃爾對記者表示,人工智能的應用就是為了給人類帶來更加安全、智慧、有效和美好的生活。他所在機構正在制訂一項國家計劃并將提交給政府,努力在5年內使以色列成為全球人工智能技術最為領先的5個國家之一。 接受采訪的業內人士一致認為,人工智能發展前景廣闊但同時也面臨諸多挑戰。奧西奇表示,這些挑戰主要來自倫理、法律等方面。伊斯拉埃爾也認為,該行業面臨的挑戰主要不是來自技術本身,而是來自人們的思想觀念,很多時候人們對于高科技快速發展帶來的變化會感到不安。 在談到國際合作時,奧西奇表示,在推動人工智能產業發展上,國際合作是不可或缺的,人工智能并不是一種停留在邊境內的技術。她指出,如果人工智能在世界范圍內得到應用,人們還需要找到共同規則,并就人工智能的應用界限達成共識。 阿佩爾鮑姆介紹,以色列在計算和數據處理等領域的技術處于全球領先地位,正在尋找學術研究、實施等層面上的合作,希望與跨國公司一起探索市場機會。 人工智能周匯聚了來自世界各地的2000多名產業相關人士。他們就人工智能技術、數據科學、機器學習、深度學習和應用及人工智能發展前景等進行了討論和預測。在活動現場,不少以色列人工智能相關高科技公司展出了包括自動駕駛、智能交通管理、大數據應用、智能醫療器械、人臉識別、智能出行等領域的最新技術成果。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