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米高空老人突發疾病 廣州醫生吸尿救人
2019-11-21 07:01:39? ?來源:中國新聞網 責任編輯:李雅蘭 我來說兩句 |
中新網廣州11月20日電 題:萬米高空老人突發疾病廣州醫生吸尿救人 作者 南宣 郭軍 “快!幫我拿個杯子來。”醫生張紅說完,對著一根導管吸了起來,導管的另一頭連著的是一位躺在飛機客艙地板上的老人,他吸出的正是老人膀胱中的尿液。這是發生在11月19日從廣州飛往紐約的南航CZ399航班上的感人故事。 當談起航班這一幕,當班主任乘務長馮玲還是感慨不已。 據介紹,19日凌晨1:55,南航CZ399從廣州出發,飛往紐約。子夜時分,旅客們大都進入了夢鄉。和往常一樣,馮玲和同事們按照工作要求來回巡艙,為有需要的旅客提供服務。 當航班離目的地還有6個鐘頭的時候,馮玲接到后艙乘務長的報告,說有位老年旅客反映自己的老伴無法排尿,急需醫療救助。馮玲馬上趕到座位,發現患病老人情緒不穩定、直冒虛汗,立即安排乘務員在客艙廣播尋找醫生,并組織乘務組拿來機組休息室的被枕及機組休息位的毛毯,在服務臺地板上鋪了一張“臨時救護床”。她一邊慢慢地攙扶老人躺下,一邊安撫著焦急的老伴。 聽到機上廣播后,暨南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廣州華僑醫院)介入血管外科醫生張紅與海南省人民醫院血管外科醫生肖占祥趕過來,馬上對老人進行檢查,兩位醫生診斷后認為:老人膀胱大致存有1000毫升尿液,如不盡快排出,則會面臨膀胱破裂的危險。而眼下可利用機上急救醫療設備嘗試進行穿刺排尿。在征得老人老伴同意后,兩名醫生立即開始準備,乘務組也盡力找來機上可用的醫療救助設備及物料,協助醫生進行救治。 3分鐘后,肖醫生利用便攜式氧氣瓶面罩上的導管、注射器針頭、瓶裝牛奶吸管、膠布,自制穿刺吸尿裝置開始施救。乘務組也趕忙協助,將老人固定成側身姿勢,便于救治。然而因為客艙空間有限,將裝置架設至高處的可能性較小,針頭也過于尖細,無法因壓力差自動引流老人膀胱內的尿液,加之因膀胱過度脹大,自主收縮功能減弱,使得穿刺引流進入瓶頸。正當大家一籌莫展之時,張醫生想到用嘴吸出尿液,而這也是控制尿液排出速度與力度的最佳方法。半小時后,醫生順利幫助老人排出700毫升至800毫升尿液,老人病情得到緩解、情緒也逐漸平穩。 整整37分鐘,張醫生不間斷為旅客吸出尿液,吐到杯中,肖醫生也不停根據膀胱積尿情況調整穿刺位置和角度,確保最大限度排出積存尿液,乘務組也及時更換杯具,將排出尿液導入酒瓶,實時測量已排出尿量,幫助醫生更好掌握旅客病情。兩位醫生與乘務長配合默契,緊張卻十分有序地推進救治。 隨后,兩位醫生再次為老人進行檢查,老人已經轉危為安。“還好發現地及時,病情已無大礙,再躺30分鐘即可行走,但下機后還是要去醫院進行詳細診斷啊。”聽此,老人的老伴一直揪著的心終于落了下來。此時,距航班落地還有5小時,為給老人提供更舒適的休息場所,乘務組清出客艙最后兩排機組休息位,攙扶老人和一直擔心的老伴躺下休息,并在后續航程中持續照顧著老人,觀察他的狀態直至落地。飛機順利抵達紐約后,乘務組積極與地面工作人員進行交接,悉心安置病情好轉的老人至輪椅上。 事后,記者問張紅醫生,在那樣危急的情況下,是如何毫不猶豫地做到為老人親口吸尿,張醫生淡然的回答:“當時情況緊急,一時也想不到其他更好的方法,看到疼痛難忍的老人,只想盡快幫他引出膀胱內積存的尿液,只能說是天職所在吧。” |
相關閱讀:
- [11-17] 江蘇鹽城一公交車沖進站臺撞傷2人 現場群眾合力救人
- [10-31] 貨車墜入20多米山溝 山西消防員跪地徒手刨挖石子救人
- [09-19] 老人落水手抓野草苦撐幾小時 羅源警民聯手救人
- [09-19] 17歲小伙砸手機后“叛逆”跳河 危急時刻民警奮力救人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