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兒童日:他們從紛亂中來,卻有著單純的夢想
2019-11-21 07:14:16? ?來源:中國新聞網 責任編輯:周冬 我來說兩句 |
中新網11月20日電 (郭佩珊)11月20日是世界兒童日,也是《兒童權利公約》簽署30周年。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兒基會)表示,過去30年來,兒童生活得到顯著改善,但仍有大量兒童飽受戰亂、疾病、失學之苦。 然而,紛亂中的孩子們,仍有單純的夢想,像是長大后成為一名空姐,或是擁有一間學校…… 過去30年兒童生活顯著改善 但…… “我敦促所有國家再接再厲,再度承諾把兒童放在首位,為每一個兒童,每一項權利。” ——-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 1954年,聯合國設立國際兒童日,后于2017年更名為世界兒童日。1989年11月20日,聯合國大會通過《兒童權利公約》。各國莊嚴承諾,要使兒童在生活中享有尊嚴,有安全保障,受到公平的對待,不受壓迫,享有公平的機會。 兒基會稱,《兒童權利公約》通過30年來,對兒童權利的保護、促進及幫助,改善了全世界兒童的生活: 50%以上——1990年來,五歲以下兒童死亡率降低了50%以上; 幾乎減半——1990年來,兒童營養不良率幾乎減半; 26億人——1990年來,能夠獲得清潔飲水的人口增加了26億人。 但在取得極大成就的同時,兒基會執行主任亨麗埃塔·福爾表示:“最貧困和最弱勢的兒童所面臨的問題卻有增無減。” 兒基會發布的報告顯示,目前所取得的進展并不均衡,仍迫切需要采取更多舉措,以保護每一名兒童的每項權利,因為—— 在中低收入國家,相較于最富裕家庭的兒童,最貧困家庭的兒童在5歲之前,死于可預防疾病的可能性高出一倍; 如今仍有2.62億兒童和青年處于失學狀態; 6.5億女童未滿18歲即步入婚姻; 四分之一的兒童到2040年,將生活在水資源極其匱乏的地區。 有間學校、當記者、做空姐…… 來聽聽這些兒童的夢想 2018年,四名來自荷蘭的攝影師,途徑7000多公里,走遍歐洲五國,見到了來自敘利亞、阿富汗、索馬里等國的多名難民兒童,用相機和筆,寫就了一部“夢想日記”。 “飛機上,我覺得有蝴蝶在我胃里飛。” ——Manaal,索馬里 2018年,14歲的Manaal住在荷蘭阿姆斯特丹。4年前,她和家人離開戰火紛飛的索馬里,開啟了嶄新的未來。 Manaal說,“我只坐過一次飛機,那是我們從索馬里到這里的時候。在飛機上,我興奮的始終覺得有蝴蝶在我胃里飛。” 在那時,小小的Manaal就決定了自己的夢想。她表示,自己在飛機上觀看了一部關于空姐的電影,“那位空姐太漂亮了,所以我決定也要當一名空姐”。 “人們必須聽到真相,所以我要做記者。” ——阿姆,敘利亞 類似的故事也發生在15歲的敘利亞少年阿姆身上。2015年,他和父母輾轉來到奧地利維也納避難,成為了學校里班級中,第一個來自敘利亞的孩子。 阿姆稱,如今他仍記得家鄉炮火的聲音,也記得逃難路上的“泥濘、寒冷和下個不停的雨。” 他的夢想是成為一名記者。問及原因,阿姆表示,“人們必須聽到真相,記者有傳遞真相的能力。所以,我要做一名記者。” “我想有間像故鄉那所學校一樣的學校。” ——努爾,敘利亞 與這些逃離戰火,開啟新生活的孩子不同,也有些兒童仍舊留在家鄉,面臨著嚴峻的環境考驗。 2019年初,聯合國兒童基金會駐敘利亞代表艾奎扎來到克魯班難民營時發現,這里的“學校”極為簡陋,60名對知識充滿渴求的兒童擠在一間泥坯房,沒有任何桌椅,共用一本教材,背誦字母表。 15歲的學生努爾說,她只希望有一個像故鄉胡姆斯那所學校一樣的學校。她長大后,想要“成功”。 據兒基會統計,沖突和自然災害已經擾亂了7500萬兒童和年輕人的學業。像Manaal、努爾和阿姆這樣的孩子,還有很多很多…… 讓青藍色“點亮”全球, 創造更加美好未來 兒基會美國西北地區官員布勞維爾表示,世界兒童日到來之際,鼓勵所有人積極行動,穿戴具有兒基會標志的青藍色,一同呼吁世界加大對兒童的關注。 與此同時,為慶祝世界兒童日,紐約聯合國兒基會總部和休斯敦地區辦事處將舉行特別儀式,在黃昏時,將天際線“點藍”。 此外,雅典衛城、比利時布魯塞爾歐洲議會、巴黎先賢祠等世界范圍內的著名建筑和地標,都將在夜晚“換裝青藍色”。 在世界兒童日來臨之際,兒基會執行主任亨麗埃塔·福爾給所有的兒童寫了一封信。 在信的末尾,她講到:“1989年的兒童已經成長為當今社會的中流砥柱,你們,2019年的兒童和年輕人,是未來社會的主力軍。你們不斷啟發和激勵著我們前行。” “我們希望和你們攜手共進,一同尋找解決方案,應對當前的挑戰,為你們自己,也為終將屬于你們的這個世界,創造更加美好的未來。”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