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詐騙“黑色產業”市場規模已高達1100億元
2019-11-21 08:28:30?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責任編輯:李雅蘭 我來說兩句 |
在中國人民銀行指導下,中國社會科學院授權,中國支付清算協會、北京區塊鏈技術應用協會、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近日在北京發布了金融科技、監管科技和區塊鏈三本藍皮書。根據藍皮書,科技在改變我們的生活方式、帶來巨大便利的同時,也引發了許多新的犯罪形態,網絡詐騙的“黑色產業”市場規模已高達1100億元。 根據金融科技藍皮書,近年來,科學技術正在改變我們的生活方式,在帶來巨大便利的同時,也引發了許多新的犯罪形態,如跨境傳銷網絡犯罪和電信網絡詐騙等。隨著新型網絡犯罪的發生,大量黑色產業鏈和專業化犯罪團伙隨之形成,如網絡詐騙的“黑色產業”市場規模已高達1100億元,成為我國第三大“黑色產業”,并呈現蔓延快、復雜化、產業化與智能化的顯著特點。 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社長 謝壽光:所以在這種情況下,金融監管就顯得尤為重要。但是監管本身它也需要巨大的成本,所以通過科技,特別是包括大數據,區塊鏈,人工智能技術,那么到今天我們的監管的方式,它的這個效率,應當說是大大地進步了 區塊鏈藍皮書報告指出,全國區塊鏈企業近28000家,其中以北上廣深為核心聚集地,廣東省區塊鏈注冊企業占全國區塊鏈注冊企業的比例超50%,共計16353家。區塊鏈技術在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提高數據安全性的同時,也面臨嚴重的隱私泄露問題。 北京區塊鏈技術應用協會會長 朱燁東:25000家都是發幣的,約4000家是做應用的。我們首先要注意的就是防范風險,不要把這些非法集資和這種金融詐騙這樣的一些企業,以為是一個區塊鏈應用的企業、高新技術企業去重點扶持,或者是引進來區塊鏈技術它還不是那么成熟,還是在發展過程中,還有很高的這個提升的空間。 另外,監管科技藍皮書指出,相比歐美國家,中國監管科技起步相對較晚,與之差距仍比較明顯。而且我國監管科技的研發、實施和運行處于無法可依的狀態。報告提出了“監管科技法治化”的目標,建議將監管科技納入法治化的軌道運行。 |
相關閱讀:
- [11-19] 最高法:做到四個“不要” 防范網絡詐騙
- [11-19] 最高法:19.16%的網絡詐騙案件具有精準詐騙特征
- [11-15] 長春警方摧毀境外特大電信網絡詐騙窩點
- [11-08] 759名電信網絡詐騙犯罪嫌疑人被遣返回國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