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建故意殺人再審案公開宣判
2019-11-22 07:32:31? ?來源:新華網 責任編輯:李雅蘭 我來說兩句 |
新華社沈陽11月21日電 11月21日,遼寧省沈陽市中級人民法院對原審被告人張建故意殺人再審一案進行了公開宣判,判決撤銷原審判決對張建犯故意殺人罪的量刑部分,改判張建死刑,緩期二年執行,剝奪政治權利終身。 被告人張建故意殺人一案,遼寧省沈陽市中級人民法院原審判決認定張建犯故意殺人罪,判處有期徒刑十五年,剝奪政治權利五年。判決發生法律效力后,該院審判委員會經討論,認為原判決認定事實及適用法律確有錯誤,決定對本案進行再審。 遼寧省沈陽市中級人民法院再審查明:原審被告人張建系某廢品收購站經營者。2018年5月31日8時許,張建與其雇傭的被害人薛某某等人在某工廠工作時,薛某某不慎墜入廠房內一深2.8米的坑內,張建在發現薛某某發出微弱呻吟即失去反應后,在未采取任何施救措施的情況下,不顧在場他人勸阻,立即駕駛鏟車鏟推兩車混有金屬塊的渣土填入坑內,將薛某某掩埋。事后,張建又采取制造薛某某失蹤假象、串通他人虛假報案等方式掩蓋罪行。后經鑒定,薛某某系在乙醇(酒精)中毒的基礎上,因鈍性外力作用引起嚴重胸、腹部損傷、顱腦損傷,以及泥沙堵塞呼吸道、掩埋壓迫胸腹部引起機械性窒息,終因呼吸、循環功能障礙而死亡。 遼寧省沈陽市中級人民法院再審認為,原審被告人張建在認識到被害人墜入坑內可能并未死亡的情況下,駕駛鏟車鏟推混有金屬塊的渣土將被害人掩埋,致被害人死亡,其行為已構成故意殺人罪。張建作為雇主,對于其所雇傭人員在從事雇傭工作中處于危險狀態時本應采取及時、積極的救助行為,但張建在認識到被害人墜入坑內可能并未死亡的情況下,不僅不采取任何救助措施,反而不顧他人勸阻,駕駛鏟車鏟推混有金屬塊的渣土將被害人掩埋,故意非法剝奪他人生命,致被害人死亡,其行為嚴重違背社會公序良俗,挑戰了社會公德底線,作案后又采取制造被害人失蹤假象、串通他人虛假報案等方式掩蓋罪行,企圖逃避法律制裁,庭審中不能如實供述罪行,其犯罪情節惡劣,主觀惡性極深,社會危害性極大,依法應當判處死刑。鑒于張建家屬代為民事賠償并取得被害人家屬諒解,對其判處死刑,可不立即執行。原審判決未能充分考量張建的主觀惡性程度及其行為的社會危害程度,未能正確處理民事賠償與量刑關系,導致量刑畸輕。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條等規定,改判張建死刑,緩期二年執行,剝奪政治權利終身。 宣判后,原審被告人張建表示不服判決,提出上訴。 原審被告人張建親屬、被害人薛某某親屬、人大代表、政協委員、新聞記者等20余人旁聽了宣判。 |
相關閱讀:
- [11-21] 湖南宣判一惡勢力犯罪團伙 33人被判刑
- [11-19] 江蘇省人民政府原副省長繆瑞林受賄案一審宣判
- [11-18] 仙游一惡勢力犯罪集團案一審宣判?首犯獲刑十四年
- [11-18] 現實版“藥神”翟一平案宣判:犯非法經營罪判三緩三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