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環境部:10月重點區域PM2.5平均濃度同比下降7%
2019-11-22 16:59:52? ?來源:中國新聞網 責任編輯:李雅蘭 我來說兩句 |
中新網11月22日電 據生態環境部微信公眾號消息,生態環境部22日通報重點區域2019年10月環境空氣質量有關情況。數據顯示,2019年10月,重點區域環境空氣質量同比改善,細顆粒物(PM2.5)平均濃度同比下降7.0%,秋冬季攻堅行動初見成效。 為落實《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以及《京津冀及周邊地區2019—2020年秋冬季大氣污染綜合治理攻堅行動方案》《長三角地區2019—2020年秋冬季大氣污染綜合治理攻堅行動方案》《汾渭平原2019—2020年秋冬季大氣污染綜合治理攻堅行動方案》的有關要求,近日,生態環境部向重點區域相關省和城市人民政府發送了《關于重點區域2019年10月環境空氣質量有關情況的函》(以下簡稱《通報》)。 2019年10月,重點區域環境空氣質量同比改善,細顆粒物(PM2.5)平均濃度平均濃度同比下降7.0%,秋冬季攻堅行動初見成效。京津冀及周邊地區、長三角地區、汾渭平原共計80個城市中,47個城市PM2.5平均濃度降幅滿足目標要求,約占60%。生態環境部對各城市2019年10月PM2.5平均濃度和同比變化幅度分別進行了排名。 京津冀及周邊地區“2+26”城市2019年10月PM2.5濃度范圍為32~53微克/立方米(μg/m3),平均為45 μg/m3,同比下降11.8%。濃度最低的3個城市依次是鄭州、長治和開封,分別為32μg/m3、33μg/m3、37μg/m3;濃度最高的4個城市依次是菏澤、唐山、石家莊和淄博(并列第三),分別為53μg/m3、52μg/m3、51μg/m3和51μg/m3。 從改善幅度看,20個城市PM2.5平均濃度同比下降,其中18個城市降幅滿足秋冬季改善目標進度要求;降幅排名前3位的鄭州、開封和濮陽,同比分別下降40.7%、40.3%和31.0%。濱州PM2.5濃度同比持平。濟寧、太原、濟南、天津、淄博、菏澤和聊城等7個城市PM2.5濃度同比不降反升,其中濟寧上升幅度最大,同比上升13.6%。 長三角地區41個城市2019年10月PM2.5濃度范圍為16~50 μg/m3,平均為37μg/m3,同比下降2.6%。PM2.5平均濃度最低的3個城市依次是舟山、黃山和臺州,分別為16μg/m3、24μg/m3、25μg/m3;濃度最高的2個城市是淮安、徐州,分別為50μg/m3、49μg/m3,淮南、亳州、淮北、宿州濃度均為48μg/m3。 從改善幅度看,長三角地區41個城市中,21個城市PM2.5平均濃度同比下降,3個城市同比持平,另外17個城市同比不降反升。22個城市PM2.5平均濃度降幅滿足秋冬季改善目標進度要求,降幅排名前3位的安慶、舟山和寧波,同比分別下降了22.0%、15.8%和13.3%。反彈幅度最大的3個城市為湖州、金華和衢州,同比分別上升24.0%、20.6%和17.1%。 汾渭平原11個城市2019年10月PM2.5濃度范圍為30~55 μg/m3,平均為39μg/m3,同比下降9.3%。PM2.5平均濃度最低的城市是呂梁,為30μg/m3;濃度最高的是洛陽,為55μg/m3。從改善幅度看,7個城市PM2.5平均濃度同比下降,滿足秋冬季改善目標進度要求;降幅排名前3位的咸陽、渭南和三門峽,同比分別下降31.6%、21.7%和21.3%。洛陽、臨汾、銅川和運城PM2.5濃度不降反升,其中洛陽、臨汾上升幅度最大,均同比上升10.0%。 《通報》還提出,據中國氣象局國家氣候中心、中國環境監測總站聯合會商預測分析,2019—2020年秋冬季東亞冬季風偏弱,影響我國的冷空氣偏弱,氣溫較常年同期偏高,污染物擴散條件偏差,與2018—2019年同期接近,較2017—2018年同期偏差。請各地再接再厲,鞏固深化污染防治措施,實施精準防控,積極應對重污染天氣,確保完成秋冬季大氣污染綜合治理攻堅行動目標。 |
相關閱讀:
- [11-22] PM2.5下降32%,減排是主因
- [11-12] 生態環境部:長三角秋冬季PM2.5平均濃度要同比下降2%
- [11-06] 北京發布2019年前三季度空氣質量報告 PM2.5平均濃度同比降10.6%
- [10-16] 中國多地空氣質量日益好轉 PM2.5下降為何臭氧上升?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