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漠里的日與夜——訪敘利亞北部流離失所者營地
2019-11-23 14:14:34? ?來源:新華網 責任編輯:周冬 我來說兩句 |
新華社敘利亞哈塞克11月22日電 通訊:荒漠里的日與夜——訪敘利亞北部流離失所者營地 新華社記者鄭一晗 汪健 敘利亞東北部哈塞克省荒漠,入冬后氣溫驟降,從戰火里逃出來的200多戶家庭,卻只能在遠離家鄉的荒漠里扎營,熬過漫長而寒冷的日與夜。 近一個多月來,土耳其軍隊在敘利亞北部展開軍事行動,當地民眾四處避難。為安置不斷增多的流離失所者,一處新營地近日出現在哈塞克省的荒漠中。 營地位于哈塞克省首府哈塞克市以西約10公里的特溫奈地區。從遠處望去,上百頂圓筒狀的白帳篷密集排列,相鄰的帳篷間系著繩子,上頭掛滿衣褲。由于慌忙離家,人們來不及收拾行李,帳篷里除了鋪蓋,空空如也。 30歲的哈米德·米斯拉來自哈塞克省泰勒塔姆爾鎮,一段時間以來,土軍及其支持的敘反對派武裝和庫爾德武裝在那里激烈交火。米斯拉說,武裝人員占領了村莊,他擔心留在家中的財產會被掠走。“現在我們只能在沙漠里挨凍,除了受苦,無能為力。” 營地過道上立著幾個與人齊高的紅色儲水罐,婦女們輪流拿塑料瓶來接水。40歲的法提瑪·米赫瓦爾走出帳篷,用頭巾裹住頭和臉。她從幾十公里外的烏姆海爾鎮出來,走到半路時聽說這里新設了營地,便來了。她說:“現在只能等上天來救我們了。” 年過半百的易卜拉欣·謝拉夫來自拉斯艾因,那是土耳其軍隊最先攻打的邊境城鎮。他回憶說,襲擊發生時炮彈像雨點一樣落下來。在得知鄰村一個婦女和她的幼子被炮彈奪去了性命后,他決定領著家人踏上逃難路。 塔里克·巴爾丹一家5口人坐在帳篷里,從家鄉逃出來后他們先去了哈塞克市,但發現那里已經無處棲身。“哈塞克所有的學校都用來安置流離失所者了,學校里已找不到空余的地方落腳。” 援助物資到了,人們立刻圍攏過來,從穿白襯衫的志愿者手中接過食品、被子。一個5、6歲的孩子舉著一盒罐頭跑回帳篷,一屁股坐到地上,用手捏起豆子往嘴里塞。豆子掉在地上,他撿起來接著吃。 營地里孩子最多,大多灰頭土臉、頭發蓬亂。他們有的在黃土地上跑來跑去,有的蹲著身子捏泥巴,都喜歡在帳篷外玩耍。 據聯合國相關機構11月發布的聲明,土耳其軍事行動已造成敘東北部至少20萬人流離失所,其中近一半人被安置在臨時營地或集體避難所,需要人道主義援助。 一位營地負責人介紹說,一個多月來,哈塞克省已陸續開放84個收容中心。可隨著軍事沖突持續,這些收容中心的安置能力已不足。 臨近黃昏,營地里又迎來了新的家庭,他們扶老攜幼,拖著疲憊的身軀而來。幾名年輕人共同支起一頂新帳篷,鐵質骨架搭好后,蓋上一層薄薄的塑料布。天快黑了,帳篷外人煙變得稀少,不知帳篷里的人將如何熬過這寒冷的冬夜。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