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興號發送旅客4.5億人次的背后……
2019-11-24 17:08:40? ?來源:中國經濟網 責任編輯:仁青卓瑪 我來說兩句 |
核心觀點: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網友劉慶東認為,高鐵的發展,使人們的出行需求從原來的“走得了”向“走得好”快速轉變。在廣袤大地上疾馳的復興號,將帶領更多中國人奔向幸福美好的明天。 據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消息,目前,中國鐵路裝備復興號695標準組,復興號通達27個省會城市和香港特別行政區,累計發送旅客4.5億人次,平均客座率高出其他動車組1.6%。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2017年6月26日,當第一列由中國人設計研發、具備自主知識產權的標準化動車組下線運營時,它的名字便與“350公里時速”緊緊地聯系在一起,這個名字就是“復興”。 復興號發送旅客4.5億人次的背后,是廣大旅客對于中國高鐵優質出行體驗的高度肯定。從原來又慢又悶的綠皮車到如今寬敞明亮的復興號列車,變化的不僅是速度的加快,更是整體出行服務品質的提升。人們出行有了更好的選擇,快捷、安全、舒適、智能成為旅客對于復興號的首要印象。交通出行領域的飛速發展,也更激發出廣大人民群眾對于美好生活的無限向往。 復興號發送旅客4.5億人次的背后,是復興號密集開行釋放出巨大民生紅利的生動體現。高鐵的修建,不僅滿足了當地人民群眾便捷出行的需求,也帶來了產業結構的優化調整。高鐵通達之地,倉儲物流、觀光住宿、旅游餐飲等服務業往往都獲得了高速發展的機會。這既有助于增進當地就業,也有助于地方經濟建設,使高鐵真正成為一條通往富裕之路。 復興號發送旅客4.5億人次的背后,是交通強國鐵路先行助力區域協調發展的具體實踐。無論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還是西部大開發、精準扶貧,都離不開金融投資、人才科技、文化觀光等市場要素的便捷流動和配置。如今,越來越多的人因高鐵而擴大了自己的生活圈、工作圈,一個個大都市圈也活力迸發,前景無限。應當說,服務國家整體發展戰略,鐵路交出了一張合格的成績單。 2020年,全國鐵路網規劃將達到15萬公里,其中高鐵4.5萬公里。高鐵的發展,促使越來越多的旅客首選動車組實現快捷方便的出行。而近年來眾籌出行定制、電商快運專列、文化旅游觀光專線等高鐵旅客服務新項目的相繼推出,也使人們的出行需求從原來的“走得了”向“走得好”快速轉變。4.5億人次,絕不是終點,在廣袤大地上疾馳的復興號,將帶領更多中國人奔向幸福美好的明天!(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網友 劉慶東)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