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扇耳光、踩臉……仿妝博主稱被家暴,警方已關注
2019-11-26 15:19:21? ?來源:中國新聞網 責任編輯:李雅蘭 我來說兩句 |
被扇耳光、拖出電梯、踩臉……知名仿妝博主稱被家暴,警方已關注 中新網客戶端北京11月26日電(記者 宋宇晟) “我被家暴了,過去的半年我仿佛活在噩夢里,關于家暴的這一切,我必須說出來!” 11月25日,在第20個“國際消除家庭暴力日”這天,知名仿妝博主宇芽公開了自己遭遇家暴的經歷。 宇芽在微博上公布的視頻顯示,今年8月21日,一名男子強行將其拖拽出電梯間。宇芽說,視頻中的男子正是自己的前男友。 當晚,#宇芽被家暴#話題即登上微博熱搜榜榜首,26日一早,相關話題閱讀量已超11億。不少網友感嘆,自己記憶中的宇芽本應該是那個有著標志性笑臉的仿妝達人。 2018年,宇芽因仿妝視頻走紅網絡。通過超強化妝技巧,她曾仿妝過多位名人,包括蒙娜麗莎、C羅……當時她也曾被多家媒體關注并報道過。 宇芽在微博中稱,她與前男友相識,也是因為自己曾做過蒙娜麗莎的仿妝。 “我和他是2018年8月初認識的,他44歲,離過三次婚,我們相識是因為一位國內知名導演看過我蒙娜麗莎的仿妝,想要找我合作,讓他找到我……曾經的我,被他營造出的‘才華’吸引了。” 但當兩人在一起后,“各種貶低大罵”和家暴接踵而至。宇芽在25日晚發布的微博中詳細述了自己多次遭遇家暴的過程。其中,在被強行拖拽出電梯已是“第四次家暴”。 宇芽同時也在微博中曬出第五次家暴的急診病歷。該病歷稱,患者“被他人打傷跌地疼痛,瘀紫”,診斷為“全身多處軟組織損傷”。 在公開自己遭遇家暴經歷的同時,宇芽也在微博中@出視頻中的施暴男子。25日晚,該男子微博賬號仍發布了三條微博,但均關閉評論。其中一條微博配文稱,“如果回望深淵,深淵也正在凝視你”,另一條微博則稱“少年說我們不說不看”。 記者嘗試通過微博私信聯系該男子,但截至發稿時未獲回應。 據重慶當地媒體報道,重慶江北警方已經關注到此事,目前警方已啟動核查程序。江北區公安分局相關負責人表示,一旦有進展,將及時對外公布。 沒有結婚是否構成家暴? 家庭暴力是指家庭成員之間以毆打、捆綁、殘害、限制人身自由以及經常性謾罵、恐嚇等方式實施的身體、精神等侵害行為。 但在此事中,宇芽和施暴男子并不存在婚姻關系。這是否也算是家暴? 記者采訪了北京德翔律師事務所主任安翔。他認為,從廣義的角度看,此事可以算作家暴。“他們畢竟是在同一個屋檐下生活。我覺得此事構成廣義上的家暴是沒有問題的。” 他告訴記者,目前從微博中曬出的內容來看,此事的社會危害性和對被害人的傷害與家暴均非常類似。“所以這個時候主要考慮的應該是這是不是一種暴力,過多糾結是不是‘家’其實意義不大。” 記者注意到,在2016年3月1日起施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家庭暴力法》第三十七條明確,家庭成員以外共同生活的人之間實施的暴力行為,參照本法規定執行。 遭遇家暴第一時間未報案就無法立案? 此外,關于家暴,網絡上也存在一種說法,即當事人未在遭遇家暴的第一時間報案,往往無法立案。 安翔對記者表示,這種觀點可能來自于一部分取證困難的家暴情況。“如果身體上的傷在一段時間后自愈了,當事人報警又比較晚就沒有辦法去做相應的鑒定;或者看不出相應的傷痕存在,醫學檢查無法確定傷情存在,取證就存在困難。” 具體到此事,安翔認為,從監控錄像視頻可以很明顯地看出,男子在對女孩施暴。如果受害者的傷情也發生在當天,就可以與監控錄像視頻相互印證,可認定這樣的基本事實。 他同時表示,此事中的男子需要承擔什么責任,具體要看司法鑒定對于女孩傷情的判斷。 遭遇家暴怎么辦? 那么當普通人遭遇家暴應該如何處理? 安翔說,首先要做的是從人身安全上保全自己。“可能很多人說要反抗或者報警、事后怎么維權。我覺得在受到傷害時第一要務是不要讓傷害擴大、保全自己,包括不去激怒施暴者等等。” “第二才是在安全的情況下,盡快報警、就醫。” 安翔建議,當事人應積極保存相應證據,包括在就醫診斷時,一定要如實陳述。 他說:“這樣的陳述也會成為日后的證據。有的受害者會因為恐懼說是自己摔的等等,這樣就會造成取證困難的情況。”(完) |
相關閱讀:
- [05-24] 專家:應建立“家暴”施暴者黑名單 讓其處處受限
- [05-21] 女子錄視頻取證時被家暴 警方:夫妻因瑣事發生口角
- [11-26] 新華時評:反家暴是家庭文明的底線
- [11-26] 溫州首發“男性保護令”:家暴不存在男女“雙標”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