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廣州市民文化節 群眾當主角才藝秀不停
2019-12-02 10:04:16? ?來源:廣州日報 責任編輯:段馬水 我來說兩句 |
惠民項目閃耀“羊城之夏”2019廣州市民文化節 群眾當主角才藝秀不停 把舞臺擺在群眾身邊,把歡樂送到老百姓心間。 作為廣州市文化館推出的公益性品牌項目之一,“百姓學堂”“大家樂舞臺”“中老年藝術節”已成為不少市民文化生活的表現平臺。作為“羊城之夏”2019廣州市民文化節的一道文藝風景線,它們展示著廣州公共文化服務積極向上的精神面貌和高水平的群文風采。 11月27日~29日,由廣州市文化館主辦、黃埔區文化館協辦的“羊城之夏”2019廣州市民文化節之“‘大家樂舞臺’優秀節目匯報展演”“‘百姓學堂’實驗藝術培訓班教學成果匯報展演”“‘最美夕陽紅’第六屆廣州市中老年藝術節頒獎匯報展演”接連在黃埔區青少年宮星帆劇場舉辦。合唱、舞蹈、旗袍秀、詩朗誦……一臺臺以百姓為主角的文藝演出、一個個“草根明星”領銜的優秀節目,博得觀眾的陣陣掌聲。 “最美夕陽紅”第六屆廣州市中老年藝術節頒獎匯報展演 “老有所學、老有所為、老有所樂” 11月29日,為期近半年的“最美夕陽紅”第六屆廣州市中老年藝術節迎來頒獎匯報展演。記者了解到,本屆中老年藝術節吸引了3000余人報名,準備了163個節目,充分展現了中老年人“老有所學、老有所為、老有所樂”的精神狀態。 本屆藝術節活動籌備期間,文化館積極組織、廣泛發動,挖掘了很多高水平團隊參加。經過選拔,65個節目脫穎而出,登上決賽舞臺。最終,管樂合奏《軍民并肩向前進》、嶺南舞蹈《細雨屋前》、混聲合唱《中國,我可愛的母親》等獲金獎,歌伴舞《望月》、當代舞《船歌悠悠》、群口快板《家有追夢好兒孫》等獲銀獎,此外還有銅獎、優秀獎、單項獎若干。 在頒獎匯報展演上,13個形式多樣、構思新穎、表現力強的獲獎節目參加演出,中老年朋友們以高漲的熱情和精湛的技藝,彰顯著他們對藝術的追求和對幸福生活的向往。精彩的表演讓現場觀眾點贊。有觀眾表示,自己來給老朋友捧場:“聽說她們最近新排了節目,還拿了獎,肯定要來捧個場,還要幫她們錄下來?!边€有觀眾透露,自己也參加了這次中老年藝術節,“可惜沒獲獎,所以今天來看看表演,學習學習”。 本屆中老年藝術節上,嶺南絲路·戰鷹合唱團的節目《中國,我可愛的母親》《為有犧牲多壯志》都贏得金獎。合唱團葛團長告訴記者,團隊成員平時自己在家練習,每周大家聚在一起排練一次合唱,如果有比賽任務的成員還要抽時間加練,“大家都是為了藝術聚到一起,整個團隊很講究團結,堅持正能量”。退休后忙于合唱、忙于排練,葛團長說自己樂在其中,“晚年生活很充實,我們的生活積極向上,后代自然也會受到感染”。 廣州校友藝術團的藝術總監張健新透露,群口快板《家有追夢好兒孫》是團隊的新嘗試?!皬V州校友藝術團剛成立的時候,成員多數是七中老校友,后來發展到只要是熱愛藝術的人都可以加入。團隊本來是以舞蹈見長的,這次我們想試試玩創新,就用群口快板的形式,表現一群街坊坐在一起,比比自己的兒女后輩?!边@種既活躍又接地氣的表演形式,讓觀眾看得津津有味。 “大家樂舞臺”“百姓學堂”匯報展演 展現樂享生活的精神風貌 此外,“大家樂舞臺”優秀節目匯報展演也已經跟市民見面。演出以大合唱《您好!花城》開場,隨后,舞蹈《鉤鉤傘》、配樂詩朗誦《我想去見你》、現代舞《當那天來臨》、歌伴舞《這就是我的祖國》、器樂合奏《十送紅軍》等形式多樣的節目讓人陶醉;此外,古典舞《桃夭》、啞劇《暖》、舞蹈《心聲》、走秀《媛步·續》、舞蹈《繡花花》、女子合唱《天下鄉親》等節目也展示了各個群眾演出團隊的藝術表演水平。 在過去的一年里,“大家樂舞臺”共組織演出40場次,有“一技之長”的文藝愛好者和表演團隊通過免費報名參加演出,走進廣州市文化館演藝廳,一展才華,為市民們帶來各類文藝節目約500個,其中不乏一批主題鮮明、編排新穎、表現力強的優秀節目。最終,市文化館遴選了12個節目登上“大家樂舞臺”優秀節目匯報展演的舞臺,它們大多數曾在省市區各類文藝比賽中獲得佳績,充分展現了文藝愛好者和業余文藝團隊樂享生活、熱愛藝術的精神風貌。 在“百姓學堂”實驗藝術培訓班教學成果匯報展演中,來自廣州市文化館“百姓學堂”實驗藝術培訓班的學員們為市民們獻上了一場“民星”閃耀的文藝匯演。充滿活力與感召力的愛爾蘭踢踏舞《大河之舞》拉開序幕,熱情洋溢的廣場舞《疾風》緊隨其后,男女聲小組唱《我們都是追夢人》緊扣時代主題,現代舞《我和我的祖國》跳出了對美好生活的憧憬……還有民族舞、自然舒展的走秀展示、整齊和諧的合唱表演,構思奇巧、豐富多彩的表演形式獲得了現場觀眾的陣陣掌聲,也從側面展示了文化惠民公共服務的優秀成果。 更多公益培訓、演出、展覽陸續有來 為豐富活躍百姓文化生活,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著力打造文化惠民品牌,廣州市文化館充分利用公共文化設施,免費提供舞臺、燈光、音響等服務,定期舉辦演出活動,為廣大市民打開通往藝術殿堂的大門,讓群眾的文化生活有所收獲。 到今年為止,“大家樂舞臺”已經成功舉辦10年,中老年藝術節已經成功舉辦六屆。廣大文藝團體中的成員,緊扣時代主題,自發創作和編排文藝節目,通過舞臺傳遞著對生活的熱愛。 在接受記者采訪時,廣州市文化館黨支部書記陳劍認為,群眾文化也是大眾文化、惠民文化。他透露:“未來我們還會繼續努力,通過公益培訓、演出、展覽等多種形式,將文化館的資源延伸到基層,培養更多受老百姓歡迎的‘民星’,他們是傳播優秀文化的基層文藝骨干,是弘揚主旋律的群眾團隊,他們推動著群眾文化的繁榮。”(文/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 莫斯其格 通訊員 陳浩) 廣州市公益培訓聯盟教學成果展演舉辦 廣州日報訊 (全媒體記者 莫斯其格)11月30日下午3時,“羊城之夏”2019廣州市民文化節——廣州市公益培訓聯盟教學成果展演在黃埔區青少年宮星帆劇場舉行。 此次展演向觀眾獻上了由各區文化館選送、優秀培訓機構單位及學員參演的14個形式多樣、內容豐富、感染力強的精彩節目,包括民樂合奏、中國舞、弦樂五重奏、功夫街舞、陳式太極扇團體表演、木吉他伴奏演唱、群舞、舞臺音樂情景小劇、詩朗誦、親子舞臺劇、少兒街舞群舞、合唱等。 其中,民樂合奏《金蛇狂舞》以老中少三代同堂演出的形式,寓意時代變遷的背景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仍然一脈相承、歷久彌新;中國舞《花木蘭》以花木蘭替父從軍的故事為藍本,舞出了巾幗不讓須眉的氣魄,詮釋了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合唱《登鸛雀樓》以純真的孩童之聲,唱誦出唐詩名篇的磅礴氣勢,歌頌了祖國的大好河山。 公益文化藝術培訓是廣州市文化館在市民文化生活建設中的重要惠民工程,廣州市公益培訓聯盟依托文化館優質平臺,聯合一批優秀的培訓機構,服務群眾開門辦培訓,努力把更多的老百姓請進來、服務好,積極提升全民文化素養,把文化惠民落到實處。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