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世界氣候變化展現“中國擔當”
2019-12-06 13:54:45? ?來源:齊魯網 責任編輯:周冬 我來說兩句 |
在世界政治經濟格局發生深刻變化的背景下,中國堅持節能減排,走綠色發展道路,堅持推進生態文明,構建良好的生態環境,這不僅展現出了大國的擔當精神,也為其他國家探索可持續發展之路提供重要借鑒。值得關注的是,日前,新一屆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在西班牙首都馬德里開幕,與會各方將就《巴黎協定》實施細則遺留問題、資金安排等議題進行討論。我們看到,在本次會議中,“中國方案”再一次成為與會各國關注的焦點。 生態環境保護對于中國來說歷久彌新。早在1978年,環境保護概念首次納入憲法范疇,提出了“國家保護環境和自然資源,防治污染和其它公害”;2012年,“美麗中國”寫入黨的十八大報告,將生態文明建設納入“五位一體”總體布局;2017年,黨的十九大報告將“生態文明”列為社會主義現代化新征程的重要組成部分。生態文明建設無疑彰顯出了“中國之治”的偉大。近年來,《環境保護法》《大氣污染防治法》等專項法律法規相繼得到修訂,還有相關的黨內環保法規頻頻出臺,例如《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工作規定》《黨政領導干部生態環境損害責任追究辦法》,等等。可以說,中國制度的作用是規范而長久的,生態文明制度的系統構建必將對中國社會的可持續發展以及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提供堅實的保障。 面對氣候變化的世界難題,中國一直本著負責任的態度,將應對氣候變化作為轉變發展方式的重大機遇,積極探索符合中國國情的低碳發展道路。如河北塞罕壩林場的建設,將昔日沙漠荒原變為充滿生機的綠洲林海,因此獲得了聯合國環境大會授予的“地球衛士獎”,深刻印證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已經深入了中華民族的血脈。數據顯示,2018年中國單位GDP碳排放量比2005年下降了45.8%,提前完成目標,基本扭轉了溫室氣體排放快速增長的局面。此外,值得驕傲的是中國可再生能源投資位居世界第一,累計減少的二氧化碳排放也居世界首位,向世界證明了“中國擔當”“中國力量”“中國智慧”。 當前,國際社會對于中國發揮應對氣候變化的領導作用越來越充滿期待。一直以來,中國積極承擔國際責任和義務,在發展中國家中帶頭落實溫室氣體減排承諾、推動締結和率先履行《巴黎協定》、推進綠色“一帶一路”建設,積極落實氣候變化領域“南南合作”的承諾,支持合作各國應對氣候變化和生態環境挑戰,不斷加大清潔能源的研究,將更多優質價廉的風能、太陽能等節能產品推廣到各個國家。此外,在“一帶一路”的框架下,中國與沿線國家互助合作,搭建起生態保護、綠色發展、低碳轉型的各種框架,真正形成了一套適合中國、引領全球的生態文明理論體系和實踐范例。 面對全球的生態環境,人類是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命運共同體。唯有全世界共同攜手合作,才能有效應對氣候變化、生態破壞、生物保護等全球性環境問題,為建設美麗世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作出積極貢獻。(文/雨露)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