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告:民眾對個人信息保護意識增強 約三成愿意為隱私保護付費
2019-12-06 15:16:30? ?來源:中國新聞網 責任編輯:李雅蘭 我來說兩句 |
中新網北京12月6日電 近日,由南方都市報大數據研究院·南都個人信息保護研究中心主辦的“2019啄木鳥數據治理論壇”在北京舉行。在“個人信息保護”專場,南都個人信息保護研究中心發布《2019個人信息安全年度報告》(簡稱《報告》)。 《報告》指出,95%的受訪者曾遭遇個人信息泄露。隨著民眾對個人信息保護意識的增強,近八成受訪者會主動做隱私相關的設置,有約三成受訪者愿意為隱私保護付費。 今年初,中央網信辦、工信部、公安部、市場監管總局四部門聯合發布《關于開展App違法違規收集使用個人信息專項治理的公告》,決定自2019年1月至12月,在全國范圍內組織開展App違法違規收集使用個人信息專項治理。 南都個人信息保護研究中心就此次專項治理前后的常用APP個人信息收集使用狀況與公眾感知進行了測評與問卷調查,并最終回收10702份問卷,形成《報告》。 《報告》顯示,95%的受訪者曾遭遇個人信息泄露。多數受訪者遇到個人信息泄露時,會采取行動解決,其中超過一半的受訪者會向12321、消協、App專項治理工作組等舉報;其次是向相關企業客服投訴、自行在網上或找媒體曝光、請律師打官司。另有14.92%的受訪者選擇無奈接受。 數據顯示,在受訪者遇到的App個人信息保護問題中,最多的是默認勾選同意。具體到App類別上,受訪者認為中介服務類App的個人信息保護問題最突出,其次為網上購物類、金融借貸等;超一半受訪者在注冊App后收到騷擾或推銷電話。 《報告》指出,隨著民眾對個人信息保護意識的增強,近八成受訪者會主動做隱私相關的設置。在被問及是否愿意為隱私保護付費時,有約三成的受訪者愿意為隱私保護付費,其中,65.07%的受訪者接受每月0元至30元的付費;其次30至60元,占23.50%。 《報告》稱,八成受訪者從媒體了解個人信息保護知識,受訪者也普遍支持從政府層面采取措施,包括監管部門加大處罰力度,持續開展檢查、評估工作,推動個人信息保護立法,加快標準制定,推廣和認證工作;從日常層面來看,受訪者也認為應提供違規App信息查詢平臺、應用商店增強風險提示、加強相關知識的科普。(完) |
相關閱讀:
- [12-04] 公民個人信息倒賣現升級版:從按條賣轉為賣“微信群”
- [11-29] 培訓機構為推銷課程 非法獲取學生個人信息近10萬條
- [11-29] 撿了“便宜”賣了個人信息 你可能被犯罪團伙利用
- [11-22] 河北破獲特大侵犯公民個人信息案 涉公民數據上億條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