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160個城市人才政策密集發布 多地購房政策微調
2019-12-07 09:27:16? ?來源:中國證券報 責任編輯:蔡秀明 我來說兩句 |
中原地產數據顯示,從全國范圍看,2019年以來超過160個城市對外發布了各種類型的人才政策,與2018年同期相比上漲幅度超過40%,大部分城市人才政策和住房政策有關聯。除了人才新政外,部分一線城市在購房資格認定和稅收減免等層面進行了政策微調。 業內人士表示,對于地方需要的人才,不應該簡單地推入房地產市場,人才更多應該與產業政策掛鉤;能留住人才的是產業,而不是買一套房。 密集發布人才政策 11月以來,人才政策發布持續出現井噴現象。從全國范圍看,累計超過20個城市在11月發布不同形式的人才吸引政策。包括佛山、南京、上海、成都、中山在內的近10個城市對人才購房資格、購房補貼進行了詳細說明或者補充。 12月4日,佛山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發布了《關于進一步完善人才住房政策的補充通知》操作指南,根據操作指南,持有優粵佛山卡A卡、B卡、C卡、T卡的人才,在佛山市限購區域購房,需提交優粵佛山卡(驗原件收復印件)等材料;在佛山市工作、具有本科及以上學歷或中級工及以上職業資格的非本市戶籍人才,需提供學歷證書或職業資格證書(驗原件收復印件)以及勞動合同或營業執照等材料。此外,佛山人才購房新政還提到了人才類別,滿足操作指南中的相關條件后,在佛山限購區購買一手房或二手房都可以。 多個一線城市也加入了人才新政調控隊列。11月20日上海自貿區臨港新片區管委會發布支持人才發展若干措施,放松了住房限購政策,符合條件的本科及以上學歷個人在繳納個稅或者社保年限3年后,即可在臨港新片區購房。 從人才界定看,上述發布人才新政的地區設定的人才準入門檻普遍較低,不少地區加大人才范圍。以南京地區為例,南京近期出臺了《2020年南京市人才購買商品住房辦法(試行)》,新政基本實現了對各類人才的全覆蓋。不僅實現了學歷型、技能型、管理型、經驗型海內外人才悉數在列,還囊括了重點企業教育、醫療領域、機關事業單位等領域。南京市稱,全市可售商品房均對人才優先供應;按人才購房最優先,其他購房人遞進的順序選房。 中原地產首席分析師張大偉對中國證券報記者表示,對于地方需要的人才,不應該簡單地推入房地產市場,人才更多應該與產業政策掛鉤,對于人才的居住也更應該以保障類型住房為主。 諸葛找房數據研究中心國仕英表示,目前很多城市針對人才政策進行了進一步深化,但其政策都是針對特殊城區或者特殊群體,并不是全面的人才政策。人才政策放寬并不是限購的放松,只是在引進人才方面一定程度上擴大了潛在購房者群體。目前房地產市場調控處于高壓態勢,并沒有放松跡象,此類政策并不會對當地樓市產生較大影響,大家仍需理性看待。 一線城市現微調 除了人才新政外,部分一線城市在購房資格認定和稅收減免等層面進行了政策微調。 廣州市近期對外地戶籍購房要求進行了調整,規定在廣州市連續繳納60個月社保、個人所得稅,可以疊加一起使用。 深圳市則在近期調整了普通住宅的認定標準,將容積率在1.0以上、單套建筑面積144平方米以下的認定為普通住宅。這類住宅可享滿兩年免征增值稅等政策紅利,從而減輕買賣雙方交易成本。 張大偉表示,從央行到地方發布了部分與樓市相關的政策。一線城市中,深圳地區調整了普通住宅標準,給了市場較多想象空間。此外,部分城市公積金政策有所寬松。未來大部分城市都有可能在人才購房、首套房信貸支持、公積金政策等方面釋放有利于穩定房地產市場的政策。 中指研究院指出,展望2020年,針對房地產行業的調控將注重多方面平衡,繼續堅持“不將房地產作為短期刺激經濟的手段”,同時按照“因城施策”的基本原則適度保持政策優化的空間和靈活性。從需求端看,“房住不炒”主基調不會改變,預期將更趨理性,但城鎮化推進及改善型需求的持續釋放將形成有力支撐,銷售面積下行幅度有限。從供應端看,行業融資環境難有明顯改觀,房企資金壓力依然偏大,預計2020年新開工面積存調整壓力。(董添)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