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文昌市昌灑鎮田尾村 233畝土地被“退耕還林”
2019-12-09 10:10:34? ?來源:人民日報 責任編輯:李雅蘭 我來說兩句 |
海南文昌市昌灑鎮田尾村—— 233畝土地被“退耕還林”(百姓關注) 如果不是2014年那場超強臺風,海南省文昌市昌灑鎮昌茂村委會田尾村的村民還不知道,村里233畝土地已經莫名其妙被“退耕還林”了。 日前,收到村民反映情況的來信,記者前往海南文昌進行了調查采訪。 早在1998年10月,海南文昌九洲農業開發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九洲公司)與田尾村及相鄰的林塘村等多個村民小組簽訂合同,租賃千余畝土地進行農業種植與開發。 “簽合同后沒多久,九洲公司的人就找來,要我們把合作的土地向國家申請退耕還林,用于開發,還說政府會發放補助資金。”田尾村村民小組長符之云說,“我們當時拒絕了,后來此事不了了之。” 2014年7月,超強臺風威馬遜襲擊海南,田尾村是當時重災區之一,不少村民的房屋都被臺風損毀。鑒于當時災后重建的需要,一些村民在與九洲公司合作開發的土地上新建房屋。 就在這些村民建房的2015至2016年期間,他們收到了來自文昌市林業局下發的《違規用地通知書》,被告知新建房屋用地屬于退耕還林項目用地,在此建房屬于違法行為。 “我們從來沒有申報過退耕還林,為啥林業局卻說這塊地是退耕還林項目用地?”符之云等村民當時就懷疑被“退耕還林”了。隨后,村民致電林業局查詢得知,田尾村并無參加退耕還林項目的記錄。 為此,記者來到文昌市林業局,生態修復室主任韓敏介紹了他們的調查結果。 調查結果顯示,1998年,九洲公司法人代表史某印通過該公司員工林某,找到時任昌茂村委會林塘村村民小組組長的符某保,表示想承包林塘村的荒地用于種植。符某保回去后召集全體村民大會,經集體討論決定,同意和九洲公司簽訂承包合同。 1999至2003年期間,林塘村經濟合作社分兩次和九洲公司簽訂退耕土地轉包還林合同書、退耕還林錢糧補助分成協議書,上報文昌市林業局退耕還林辦公室,獲批準實施退耕還林。 “也就是說,這兩次退耕還林申請,是以林塘村的名義進行的,但是其中卻包含了田尾村的233畝土地。”韓敏說。林業局的調查結果初步認定,九洲公司在辦理退耕還林過程中弄虛作假,違反了《退耕還林條例》第五十七條第二款的規定。 調查結果顯示,2002年至2013年之間,九洲公司以林塘村名義申請的退耕還林涉及田尾村的233畝土地,獲得的退耕還林政策補助共計40800斤谷、11650元種苗補貼、437560元生活補助。“這些糧食和資金卻并沒有發放到田尾村村民手上。”韓敏表示,按照《退耕還林條例》相關規定,文昌市林業局已于2018年10月向文昌市公安局報告此事。 對此,文昌市公安局刑警大隊民警林千愉表示,公安機關已經立案偵查此事,但因為有的涉案人員已經亡故,案情比較復雜,目前仍在偵查過程中。 “我們反映此事快兩年了,到現在還沒有人被追究責任。我們希望有關部門盡快查清真相,還我們一個公道。”符之云說。 陳偉光 人民網記者 毛 雷 吉 羽 |
相關閱讀:
- [09-06] 中國二十年來退耕還林還草累計逾五億畝
- [09-05] 20年來中國累計實施退耕還林還草5.08億畝
- [09-04] 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綠色實踐——我國退耕還林還草工程實施20年成就綜述
- [09-04] 延安退耕還林二十年,生態效益凸顯荒山綠 河水清 百姓富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