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科技手段拯救水生生物 長江流域將分步禁漁十年
2019-12-18 15:52:40? ?來源:科技日報 責任編輯:李雅蘭 我來說兩句 |
長江是世界上水生生物多樣性最為豐富的河流之一,也是維護我國生態安全的重要屏障。2019年年初,農業農村部等三部委聯合發布了《長江流域重點水域禁捕和建立補償制度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明確規定,從2020年元旦開始,分步驟推開,禁漁10年。 長江禁捕涉及11萬條漁船,近28萬漁民。農業農村部長江流域漁政監督管理辦公室相關負責人表示,非法捕撈違法成本低,建議增加工具和手段,充分利用無人機、視頻監控等技術手段,推動集約化管理。 那么,科技如何在禁漁及長江保護中發揮支撐作用? “一是發揮執法監管輔助功能,起到替代人工的作用,就像道路上的監控探頭,可以有效地對違規行為進行記錄,這樣就不需要那么多執法人員到現場執法,降低執法監管成本。二是起到基礎資料收集的作用,利用相關技術收集水生生物及其棲息地的本底資料,比如河流實時的水文和水質信息,還有江豚等水生生物的遷徙活動情況等,這些資料對于水生生物保護的相關研究工作至關重要?!?2月17日,全國水產技術推廣總站、中國水產學會資源養護處處長羅剛接受科技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 與此同時,長江魚“基因庫”告急?!斗桨浮分赋?,長期以來,受攔河筑壩、水域污染、過度捕撈、航道整治、挖砂采石、灘涂圍墾等影響,長江珍稀特有物種資源全面衰退,白髂豚、白鱘、長江鰣魚等物種已多年未見,中華鱘、長江鱘、長江江豚等極度瀕危,“四大家魚”早期資源量比上世紀80年代減少了90%以上。近年來,長江漁業資源年均捕撈產量不足10萬噸,僅占我國水產品總產量的0.15%。 《方案》要求,2019年年底以前,完成水生生物保護區漁民退捕,率先實行全面禁捕,今后水生生物保護區全面禁止生產性捕撈。2020年年底以前,完成長江干流和重要支流除保護區以外水域的漁民退捕,暫定實行10年禁捕。 除了禁漁,還有哪些拯救長江水生生物的手段? 羅剛介紹,保護長江水生生物的手段和措施還包括增殖放流、設置人工魚巢(礁)、棲息地修復、江河連通、水生生物就地保護和遷地保護、瀕危物種人工繁育,以及禁止違規挖沙、筑壩等涉水工程。還有水利工程的生態調度等,特別是在河流上修建水利工程,一定要盡可能減少,因為一些水利工程會阻斷魚類洄游,導致魚類不能繁殖,如果一定要修建,也要配套建過魚通道或其他過魚設施。 根據世界自然保護聯盟資料顯示,水壩是近百年來造成全球1/5淡水魚類滅絕、威脅的主要原因。(記者 馬愛平) |
相關閱讀:
- [12-18] 水庫邊建豪華墓、削山造地建別墅、長江貨船排污……這些環境違法事件處理得咋樣了?
- [12-11] 《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規劃綱要》單行本出版
- [12-09] 武漢:長江漢江干流武漢段將禁捕10年
- [12-06] 發改委:《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規劃綱要》具有三大特點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