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俄”調查有“貓膩” 法院令FBI整改監聽流程
2019-12-19 07:29:46? ?來源:新華網 責任編輯:周冬 我來說兩句 |
美國涉外情報調查法院17日依據司法部上周公布的自查報告結果,責令司法部下屬聯邦調查局(FBI)整改監聽申請流程并報告整改方案。 司法部內部監察機構報告顯示,FBI調查人員申請監聽總統唐納德·特朗普的前競選助理卡特·佩奇時,多次提交錯誤信息并隱瞞關鍵信息。監聽結果隨后成為特別檢察官羅伯特·米勒“通俄”調查的部分依據。 【認定隱瞞信息】 案件主審法官羅斯瑪麗·科利爾17日責令聯邦政府明年1月10日以前向這家法院報告整改方案,內容包括“為確保FBI每次申請時闡釋的事實準確、完整地反映它所掌握的關聯申請的重要信息,政府已經和打算采取什么措施”。 科利爾的4頁裁決書措辭嚴厲,指認FBI本應“高度坦誠”,但就監聽佩奇所交申請的內容“正相反”。 司法部監察長邁克爾·霍羅威茨上周發布內部監察報告,說沒有證據顯示參與代號“交火颶風”調查行動的人員有政治偏見,但調查人員就監聽佩奇向涉外情報調查法院提交的4次申請有至少17處事實錯誤和故意隱瞞信息情況,包括沒有告訴法院佩奇先前充任美國另一家情報機構的線人。路透社報道,佩奇曾是中央情報局線人。 “交火颶風”行動是FBI2016年至2017年就特朗普競選團隊與俄羅斯方面關系所作早期調查,調查結果交給主持“通俄”調查的特別檢察官米勒。 科利爾在裁決書中寫道,FBI人員多次申請監聽佩奇,但理由不充足,且隱瞞信息,因而“讓人懷疑FBI提交的其他(調查)申請所含信息是否可靠”。 【或致監聽改革】 美聯社報道,科利爾所作裁決是美國涉外情報調查法院“罕見的一次公開聲明”,可能導致FBI對監聽手段的運用作基本改革。這家法院通常秘密運作,受理FBI及司法部在美國本土監聽疑似“外國代理人”的申請。 FBI當天就裁決發表聲明,說局長克里斯托弗·雷認為內部監察報告所列特定人員的行為“不可接受,不代表FBI”。雷已下令依據報告所作建議制訂40多項整改措施。聲明說,FBI致力于繼續與涉外情報調查法院等機構合作,“確保《涉外情報監視法》相關流程的準確和完整”。 特朗普同一天經由社交媒體“推特”回應,說法院裁決“嚴厲”,意味著針對他的“通俄”調查是“騙局”。 國會參議院司法委員會主席、共和黨籍參議員林賽·格雷厄姆說,“非常滿意”科利爾“譴責”佩奇案監聽申請,承諾明年把改革《涉外情報監視法》規定的監聽流程列為這一委員會優先任務之一。 就美國情報部門和執法部門“通俄”調查過程中是否違規操作,美國另有多項調查同時展開。(海洋)(新華社專特稿)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