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知識產權局就《商標侵權判斷標準》公開征求意見
2019-12-20 14:47:13? ?來源:中國新聞網 責任編輯:李雅蘭 我來說兩句 |
中新網12月20日電 據國家知識產權局網站消息,國家知識產權局近日就《商標侵權判斷標準 (征求意見稿)》(下稱《征求意見稿》)公開征求意見。《征求意見稿》提到,判斷商標是否相同或近似,應以權利人的注冊商標與涉嫌侵權商標進行比對,尤其應以權利人注冊商標的主要識別部分與涉嫌侵權商標的主要識別部分進行比對。 《征求意見稿》共8章58條,從商標使用、侵權判斷、例外情形、中止適用、權利沖突等方面對商標侵權判斷標準進行進一步規制,以供商標執法部門在查處商標侵權案件時適用。 《征求意見稿》明確,判斷是否構成商標侵權,應當首先判斷涉嫌侵權行為是否構成商標法規定的“商標的使用”;判斷商標是否相同或近似,應以權利人的注冊商標與涉嫌侵權商標進行比對,尤其應以權利人注冊商標的主要識別部分與涉嫌侵權商標的主要識別部分進行比對,不以權利人實際使用商標與涉嫌侵權商標進行比對。 判斷商品(服務)是否同一種或類似,應以權利人注冊商標核定使用的商品(服務)與涉嫌侵權的商品(服務)進行比對,不以權利人實際使用的商品(服務)與涉嫌侵權的商品(服務)進行比對。 商標執法相關部門在判斷“與其注冊商標相同的商標”“與其注冊商標近似的商標”時,應當以對相關商品(服務)具有一般性的知識、經驗的相關公眾在選購商品(服務)時所施加的普通注意程度為標準,采用隔離觀察、整體比對和要部比對的方法,并綜合考慮商標的讀音、字形、含義、排列方式等構成要素進行認定。 《征求意見稿》還明確,市場主辦方、展會主辦方、柜臺出租人、電子商務平臺等經營者怠于履行管理職責,明知或者應知市場內經營者、參展方、柜臺承租人、平臺內電子商務經營者實施商標侵權行為而不予制止;或雖然不知情,但經商標執法相關部門通知后,仍未采取必要措施阻止商標侵權行為的,構成商標法所規定的商標侵權行為。 |
相關閱讀:
- [12-13] 最高法知識產權法庭宣判首例生物基因技術藥物專利授權行政案件
- [12-12] 中國首次發布電子商務知識產權報告 提出“四治”理念
- [12-11] 最高檢部署開展侵犯知識產權刑事案件權利人訴訟權利義務告知試點工作
- [12-03] 遼寧公安偵破食藥環和知識產權犯罪案590起 案值9億元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