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護還是虐待?泰國“大象庇護所”折射觀光弊病
2020-01-03 08:05:22? ?來源:參考消息網 責任編輯:李雅蘭 我來說兩句 |
保護還是虐待?泰國“大象庇護所”暗藏隱患 參考消息網1月3日報道臺媒稱,泰國“大象庇護所”折射觀光弊病。 據臺灣聯合新聞網2019年12月28日報道,泰國的“大象觀光”過去20年成為全球熱門觀光行程,也是撐起泰國旅游業的重要支柱,然而在虐待爭議下,許多動物保護組織與游客發起抵制,于是泰國龐大的大象產業鏈吹起了新一波觀光模式——許多象園偽裝成“大象庇護所”,主打喂食、幫大象洗澡等近距離“照顧”的所謂“道德旅游”。 報道稱,這種新模式背后仍存在非法捕捉幼象、暴力馴象等隱患,看似友善的人象互動,也可能對大象造成壓力與傷害。 比如泰國東北部有“大象村”之稱的班達格朗,過去在大象觀光興旺前,就已是大象貿易的樞紐,如今更號稱提供了泰國象園半數以上的馴象服務,然而這些大象大部分卻是在泰國法制漏洞下遭到非法捕捉的幼象。 班達格朗的恰林一家三代都是馴象師。在他的訓練下,今年才兩歲的幼象“波利”已經可以服從人類指示,兩腳站立、用象鼻卷起圓球,再準確拋入圓圈中。靠著馴象,恰林一個月可賺350美元(1美元約合人民幣7元——本網注)。 盡管馴象師都認為“馴服是為確保人身安全的必要之舉,過程也沒有濫用暴力”。但在班達格朗,幼象被迫與母象骨肉分離,被只有3米長的鐵鏈鎖在門外、被迫接受各種訓練。 一般來說,要馴服野生大象得從小開始。這些幼象多半會被圈養在小型圍欄中,綁住四肢,用利器刺擊、被迫挨餓受渴數天至數周,通過身心壓迫下的恐懼來讓大象服從人類,這樣的訓練方式也被指控為殘酷的“精神粉碎”訓練。 在泰國,一頭訓練有素的幼象約可賣到8萬美元。而許多打著“庇護所”名號的象園,其大象是否真是被收容、需要照顧的弱勢大象?還是大象產業鏈下,被馴服牟利的受虐象? 另一方面,法新社指出,部分所謂的庇護所,也有長時間監禁大象、使用象鉤、迫使大象睡在水泥硬地等行為。此外,庇護所宣稱的喂食、洗澡等“友善照顧”,在專家眼中也存在疑慮。 “幫大象洗澡,一般來說對大象與馴象師來說都是壓力很大的浩大工程。”世界動物保護協會(WAP)的施密特·布爾巴赫表示。 以幫大象洗澡為例,若不加限制,則很可能讓大象過度洗澡,這是違反動物本性的壓力來源。同樣地,在喂食大象上也可能遇上同樣的問題。 但究竟要如何區分真大象庇護所與冒牌貨呢?許多動物保護組織也提供了幾項判斷指標。首先,真正的大象庇護所絕對不會買賣、交易、繁殖、剝削或是以大象營利,也不會使用象鉤或其他方式懲罰大象——“更不會違反動物本性,強迫其與人類過度親密接觸。” 在常規庇護所中,大象多會有其他大象陪伴,擁有足夠空間滿足自然需求。更重要的還有,真正的大象庇護所對于人象互動的開放頻率與時間有嚴謹的管控。 在這當中,專門救援并收容大象的泰國“大象自然公園”就是符合標準的先驅模范之一。 施密特·布爾巴赫表示:“為了緩解大象觀光衍生的種種亂象,過去數年來許多動物保護組織一直不斷向泰國政府請命,收緊圈養大象的相關規范,然而時至今日收效甚微。” |
相關閱讀:
- [01-02] 泰國前副總理高度評價習主席新年賀詞:中國的發展將惠及世界
- [12-31] 泰國誓言減塑 2020年2.5萬銷售點不免費提供塑料袋
- [12-24] 男子泰國“殺妻騙保案”今宣判 被告人獲無期徒刑
- [12-30] 參與足球隊洞穴救援血液感染 泰國一海豹隊員去世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