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保藥品新目錄啟用 醫保官員“靈魂砍價”主角藥落地北京
2020-01-03 11:38:37? ?來源:北京日報 責任編輯:李雅蘭 我來說兩句 |
醫保藥品新目錄新年啟用 醫保官員“靈魂砍價”主角藥落地北京 本報記者 賈曉宏 劉歡 1月1日零時,本市啟用醫保藥品新目錄,各醫院已相繼完成醫院信息系統升級更新。曾在網上熱傳的醫保官員“靈魂砍價”視頻中的“主角藥品”——新型降糖藥達格列凈(安達唐)落地北京,本市廣大2型糖尿病患者將很快享受到該藥4.36元的全球最低價以及醫保報銷。 藥品 醫保官員爭取“全球最低價” “靈魂砍價”視頻記錄的是國家醫保藥品準入談判片段,代表國家醫保局進行談判的是浙江省醫療保障局醫藥服務管理處處長許偉,他一路將治療2型糖尿病的達格列凈片,從5.62元砍到4.36元。 中國糖尿病確診患病人數高達1.144億,患者多為2型糖尿病。有關研究顯示,中國2型糖尿病患者整體血糖達標率不樂觀,僅有不到三分之一的患者血糖控制達標,而血糖、血壓、血脂同時控制達標的患者比例僅占5.6%。糖尿病患者還要面臨合并癥的威脅,例如患病率高達32.2%的心血管疾病和患病率高達40%的糖尿病腎病。 作為全球首個用于治療2型糖尿病的鈉-葡萄糖協同轉運蛋白(SGLT2)抑制劑,達格列凈并不依賴于胰島素依賴機制控制血糖,可以阻斷近曲小管對葡萄糖的重吸收而通過尿排出多余的葡萄糖,從而達到降低血糖的目的。研究證實,SGLT2抑制劑能夠進一步降低蛋白尿,減少新發糖尿病腎病,預防、逆轉和延緩腎臟病進展,降低腎臟終點事件風險。據了解,達格列凈于2017年在中國獲批,是中國重點創新藥。同時,該藥也是目前唯一進入基藥目錄的SGLT2抑制劑。 “中國有1億多糖尿病人,假設10%用這個藥,那藥價降1分錢,我國1天就可以省10萬塊錢。一年就是省3600多萬元。”許偉說。 有關專家表示,全新的醫保談判成果落地政策釋放了更多積極信號,鼓勵醫療機構對適于門診治療、使用周期較長、療程費用較高的談判藥品進行靈活設計,充分運用門診特殊病種保障、單病種付費等創新手段。 同仁醫院 先后兩次系統切換模擬演練 1月1日零時剛過,同仁醫院為醫保藥品目錄調整而進行的系統切換順利完成。此次調整目錄,北京同仁醫院涉及到藥品品種有50多個,其中,新增品種有25個,其余為調出品種。 同仁醫院藥學部主任張弨說,此次醫保用藥目錄調整是近年來力度最大的一次。為了保證系統順利切換,同仁醫院各部門聯合在2019年12月30日和12月31日分別進行了模擬庫切換演練。1月1日零點,系統自動切換到新的醫保目錄,保證患者能夠在第一時間用上新目錄中的藥品。 張弨注意到,新目錄中,國家談判成功后,很多藥品的價格降幅明顯。“比如醫院原來用到的一種眼科藥物,每支價格從原來的1萬多元下降到現在的4000多元。” 醫生 新目錄減輕患者負擔 北京醫院眼科主任戴虹說,此次目錄調整將國家談判成功的阿柏西普眼內注射溶液納入了現行門診特殊疾病“眼底病變眼內注射治療”報銷。按照規定,醫保報銷每眼累計最多支付9支,第一年度最多支付從4支提升到5支。這種藥品被納入門診特殊疾病報銷,說明醫保用藥目錄從原來的“保命”逐漸拓展到現在的“提高生活質量”。 74歲的居女士因為糖尿病引起眼底黃斑水腫,使用阿柏西普眼內注射溶液治療,原來一支的費用是6000多元,現在一支的費用降到了4000多元,“而且還進了醫保。”居女士說。 戴虹說,對于患者來說,有一筆經濟賬:減輕了藥品費用負擔;從全社會角度來說,還有一筆賬:有助于這些視力損傷患者的初始規范治療,避免失去視力,減輕患者家庭和社會負擔。 醫保局 系統升級不影響看病 北京市醫保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在藥品目錄調整過程中,需要把本市醫保結算系統和各醫院內部的信息系統同時進行升級更新。系統更新并非是在新醫保藥品目錄上線瞬間才進行,而是應該提前幾天先期完成,“信息系統里有一個類似‘閥門’的設置,提前做好準備工作后,在2020年1月1日零時,醫療機構和醫保部門只需打開‘閥門’,新的系統就能立即生效。” “目前本市絕大部分醫療機構的信息系統和本市醫保結算系統都已在去年完成升級更新,只有個別醫院因為自身信息系統調整的問題出現了時間略微延后的情況,這屬于極個別的狀況,不會對廣大患者看病開藥造成影響。”該負責人說。 |
相關閱讀:
- [12-30] 新版醫保目錄1月1日起實施 70種藥品降價6成
- [12-25] 中國援尼泊爾醫療隊向尼泊爾中資企業協會捐贈藥品
- [12-19] 國家醫保局、國家衛健委聯合發文:97個醫保談判藥品須按時“掛網” 確保新版目錄及時落地
- [12-18] 兩部門發文要求做好2019年國家醫保談判藥品落地工作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