闊別八年的日環食領銜 2020年天象好戲精彩連臺
2020-01-07 10:54:57? ?來源:科技日報 責任編輯:李雅蘭 我來說兩句 |
近日,2019年最后一場日食天文大戲,在各社交網絡紛紛刷屏。 此次日食為日環食,令人遺憾的是,環食帶位于赤道附近,在我國境內無法看到完整的日環食,只能觀測日偏食。 不過,錯過這場日食的朋友也別難過,據中國科學院南京紫金山天文臺預報,今年6月21日,會有一場“夏至日環食”穿過我國境內,西藏、四川、貴州、湖南、江西、福建、臺灣等地的天文愛好者有望一睹日食這一奇景。 那么,除了日食,2020年還有哪些奇特的天象呢?天文愛好者該如何觀測這些天象?觀測時需要注意什么問題?近日,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臺工程師胡方浩接受了科技日報記者采訪。 日環食年中亮相天幕 “2020年最有看點的天象,就是6月21日的日環食了。”胡方浩介紹說,上一次我國出現日環食還是2012年,因此今年的日環食還是非常值得期待。 當月球運動到地球和太陽之間時,如果三者正好處于一條直線,月球會擋住太陽照射到地球的光,太陽部分或全部被月球遮擋的現象被稱作日食。 月球被太陽照射會在背向太陽的方向出現陰影,稱作月影。而月影又分為本影、半影和偽本影。本影指沒有受到太陽光直射的地方,在空間上其實是個圓錐形,故稱作本影錐。半影指只受到部分太陽光直射的區域。而偽本影指本影錐匯聚一點后繼續延伸所得到的椎體。 根據觀測者位于月影的不同位置,觀測者看到的日食分為三類,即日偏食、日全食和日環食。 月球在一個橢圓軌道上繞地球運動,因此月球到地球的距離是在變化的,時遠時近。當月球離地球較遠時,本影錐不能到達地球,月球本影錐延長所形成的偽本影錐掃過地球的部分區域。此時,從視覺效果來看,月球要比太陽小,因此從處于偽本影區的地方看太陽,能看到一個中心被遮擋、周圍發光的光環,即日環食。 據胡方浩介紹,這次日環食帶從剛果民主共和國北部開始,經過中非、南蘇丹、埃塞俄比亞、厄立特里亞、紅海、也門、沙特阿拉伯、阿曼、巴基斯坦、印度、中國,在北太平洋西部結束。 非常幸運的是,日食帶穿過我國西藏、四川、貴州、湖南、江西、福建、臺灣等地,這些地方的公眾可以觀賞難得一見的環食奇景,而其他地區只能看到日偏食。 “我們只需要戴上專用觀測鏡就可以用肉眼觀測日食,如果想把日食的景象記錄下來,可以用普通相機加200mm—400mm長焦鏡頭,配上減光鏡即可拍攝。”胡方浩說。 對于大眾來說,日食是值得欣賞的天象。對于天文學家來說,日食的科學觀測價值也很大。 由于月球的遮擋,使得原本難以觀察的太陽外層——日冕層得以露出真面目,對于太陽研究有著重要的意義。科學家還會通過射電波段進行觀測,即使是日偏食、日環食也可以獲得色球和日冕大氣各層次和射電局部源的重要信息。 北半球三大流星雨滿足“追星”粉絲 陪你去看流星雨落在這地球上,讓你的淚落在我肩膀…… 曾經一首《流星雨》打動了多少青年男女的心,在流星雨下悄悄地許個愿成為很多人的夢想。 其實,流星雨并不少見,想要做個“追星”的粉絲必須得踩準時間。胡方浩告訴科技日報記者,2020年大大小小的流星雨有10多次。 “1月4日16時38分的象限儀座流星雨,8月12日21時02分的英仙座流星雨,12月14日8時35分的雙子座流星雨,被稱為北半球三大流星雨,這三場流星雨每年的流量都比較穩定,值得大家期待。”胡方浩說道。 所謂流星雨,就是太空中一些彗星或小行星在軌道上解體留下碎片,當地球穿過碎片時,這些碎片與地球大氣層劇烈摩擦發光,生成一顆顆的流星。從地面看去,這些流星像是從天空中一個點輻射出來的,這個點被稱為輻射點。輻射點所在的星座,就是不同流星雨名字的由來。其實,流星雨與這些星座并沒有直接的關系。 雖然一年中流星雨出現次數如此頻繁,但是要獲得較好的觀測效果,并不容易。這里就要提到一個專業名詞“每時天頂流量”,以英文ZHR表示。它的意思是,當輻射點出現在天頂的時候,在肉眼能看到的6.5等星情況下,每小時可能看到的最大流星數目。 根據預測,上述三大流星雨達到極大時,象限儀座流星雨每時天頂流量為120,英仙座流星雨為100,雙子座流星為150。以雙子座流星雨為例,當輻射點出現在天頂且觀測條件非常好,那么每小時能看到的流星為120顆。當然,由于種種條件限制,上述流量很難達到最大,所以我們很難看到“最好”的景色。 超級月亮與半影月食輪番上演 2020年,還有一些天象雖然沒有日食矚目,也沒有流星雨浪漫,但也不容錯過,比如超級月亮與半影月食,各種合、外行星沖,以及內行星大距。 “超級月亮并不是一個天文學概念,而是美國占星師理查德·諾艾爾1979年提出的名詞,最近幾年隨著媒體報道才逐漸火起來。”胡方浩說。 超級月亮其實就是滿月位于近地點附近的現象。由于月球以橢圓形軌道繞行地球,月球和地球間的距離不斷變化,因此滿月發生時月亮離地球越近,人們看到的滿月也就越大。 超級月亮其實并不罕見,每年均會出現。2020年將會出現3次超級月亮,分別在3月10日,4月8日和5月7日。 “半影月食是指月亮環繞地球運行過程中,月球進入地球半影,地球擋住了一部分太陽照向月球的光,月球看上去要比平時昏暗一些。”胡方浩介紹說。 在半影月食發生的過程中,只有半影月食的食分大于0.7時,肉眼才可以察覺到。 在太陽系中,我們把地球與太陽之間的行星稱為內行星,即水星和金星;把地球繞日運行軌道之外的行星稱為外行星,包括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 外行星沖,是指地外行星運行到與太陽、地球形成一條直線的位置。一般來講,此時行星最亮,也最適宜觀測。2020年將有木星沖、土星沖、海王星沖、火星沖、天王星沖發生。 內行星大距,則是從地球看出去,水星或金星與太陽處于最大夾角的位置。由于距離太陽太近,水星和金星經常被湮沒在太陽的光輝中,可觀測機會并不多。只有等到內行星和太陽的角距達到最大,此時行星距太陽較遠,受太陽光的影響最小,就可以清晰地觀測水星和金星。內行星在太陽東邊稱“東大距”,在太陽西邊稱“西大距”。 合即是指兩個或幾個天體看上去靠得比較近,有較高的觀賞價值。比如,4月15日—16日將發生三星合月,即木星、土星、火星三星同時與月亮“親密接觸”。12月22日傍晚17:26分,木星合土星將出現在西南方天空。 “總的來說,2020年最值得期待的天象就是日環食,而其他天象也不容錯過,公眾和天文愛好者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選擇合適的觀測時機,記錄下美好的時刻。”胡方浩說。(記者 張曄) +1 |
相關閱讀:
- [01-02] 紫金山天文臺發布1月天象大觀:象限儀座流星雨等精彩亮相
- [01-02] 紫金山天文臺:浪漫流星雨拉開2020年天象大幕
- [01-02] 象限儀流星雨拉開新年天象大幕 4日扮靚夜空
- [12-30] “象限儀流星雨”“半影月食”等精彩天象將亮相明年1月天宇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