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干活的人不會冷”——直擊新疆吉力湖冬捕現場
2020-01-10 07:45:30? ?來源: 新華網 責任編輯: 周冬
柴油機轟隆隆嘶吼著,漁網拖著大團大團水草,冒著“熱氣”,從一眼方形的冰窟窿下鉆出來。又過了足足兩個小時,漁民揀出兩三垛水草后,網窩里才出現白色的魚腹。終于出魚了,守在冰面的漁民已連續工作了7個小時。
新疆福海縣漁民在拖運裝載著漁網的木爬犁(1月5日攝)。新華社記者 張曉龍 攝 在3平方公里的捕撈區域外圍,冰镩和冰鉆一起,打下上百個冰眼。劉艷文和同伴操著走鉤桿,在每個冰眼里把穿桿后面的水線勾出冰面,一直到穿桿從出網眼穿出……等到漁民借助絞盤,開始牽引沉重的鋼絲繩和漁網時,距離最終出魚就不遠了。 出魚時已是下午3點,動力絞盤拖出的漁網,像鋪開的鐵軌,兜著剛出水的魚,一直延伸到六七十米開外。 漁民們站在漁網一側,把網窩里藏著的魚抖摟出來,有白斑狗魚、花鰱、東方歐鳊……人們俯身快速拾揀,把魚裝車,運送到附近一處活魚點進一步分揀。 劉艷文憑經驗估算,今天捕了七八百公斤魚,“正常水平,比‘一噸七’好多了。”“一噸七”是漁民調侃的說法,諧音是打出的魚只夠“一頓吃”。 吉力湖冬捕一般從每年12月開始,最遲能持續到來年3月。 “刮大風或下雪天會休息,除此之外,天天都要拉網。”劉艷文說。 |
相關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