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海島“解渴” 中科學家首提新方法增加海島地下淡水儲量
2020-01-13 07:15:43? ?來源:新華每日電訊 責任編輯:李雅蘭 我來說兩句 |
為海島“解渴” 我科學家首提新方法增加海島地下淡水儲量 本報記者 陳席元 對居住在海島上的人們,淡水是稀缺資源。在開山島上堅守32年的“時代楷?!蓖趵^才,起初有岸上定期送淡水,但他聽說每次送水的登陸艇,光是油錢就得花5000元時,就堅決不讓人送了。 王繼才把雨水導到水窖里,又聽從別人的建議,放泥鰍來凈化水質。為了節約本就不多的雨水,即便是夏天洗澡,他和妻子王仕花也只用一臉盆的水。 我國是海洋大國,據不完全統計,面積達500平方米以上的島嶼6500多個,有人居住的海島約450個。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船運淡水、海水淡化、收集雨水等方法,越來越難以滿足日益增長的淡水需求。 然而,淡化1噸海水需要耗費近1噸柴油。如何提高淡水資源安全保障能力,是海島開發亟待解決的世界性難題。 在河海大學,水文水資源與水利工程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副主任魯春輝教授,已經帶領團隊研究了2年。 2年前,魯春輝回到他的家鄉江蘇南通,拜訪了洋口港先期開發的重點區域陽光島。 “這座島在南通如東外海13公里處,由人工吹填而成,島上的淡水是用管道送上去的?!濒敶狠x說,“當地擔憂,萬一水源斷了,島上的生產生活怎么辦? 在魯春輝看來,“骨質疏松”的海,是天然的蓄水池。 “雨水落到海島上,小部分從地表流進海里,還有很大一部分滲透到地下,匯集到海島地下的沙土或珊瑚礁的孔隙中?!濒敶狠x解釋,“因此海島下的淡水資源,就像‘燈下黑’,以往沒能得到太多重視?!?/p> 他介紹說,國內外學者對海島地下淡水的研究,多集中在其形成與演變機理、開采方式、影響因素等方面?!艾F在的問題是,怎么把不多的淡水儲量變大? “因為淡水密度比海水小,所以在大部分海島的地下,淡水就像‘漂浮’在海水上,形成類似透鏡的狀態。”魯春輝告訴記者。 “我們叫它‘淡水透鏡體’。”魯春輝說,淡水透鏡體的厚度因島而異,有的只有幾米,有的可達十幾米,是可再生的、有限的淡水資源。 “如果能將這些淡水儲存起來,海島就可以實現一部分自給自足,極大地降低經濟和生態成本。”魯春輝說,具體方案就是給海島“套圍脖”,用一層低滲透性介質材料把海島圈起來。 在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的資助下,魯春輝團隊在實驗室搭建起一座座砂槽,用不同粒徑的砂子充當海島地下的介質,模擬各種條件下淡水透鏡體的變化。 他們在一個玻璃槽里填進大量砂子,模擬海島;頂部用滴管向砂槽輸水,模擬降雨帶來的淡水。然后,研究人員在砂子的外側填充更細的砂子,形成低滲透層;再從低滲透層的外側輸入海水,觀察在不同的“降雨”強度下,低滲透層能在多大程度上增加淡水的體積。 每隔1分鐘,研究人員就用相機記錄一次咸淡水交界面位置的變化。 研究發現,當低滲透層的滲透性,達到“海島”原始砂子滲透性的十分之一時,就能夠顯著觀察到“淡水儲量”的增加。這說明低滲透層有效地阻止了“海水”入侵。 “當然了,實際上能增加多少淡水儲量,還受制于海島幾何尺寸、地質條件、降雨強度、潮汐等因素?!濒敶狠x說。 之后,魯春輝團隊又以美國佛羅里達的圣喬治島為假想對象,進行案例研究。 “圣喬治島有個特點,它可以抽象為一個長方形?!濒敶狠x介紹,基于外國文獻對圣喬治島水文氣象方面的研究數據,河海大學的科研人員在計算機上進行了模擬。 數學推導結果顯示,當外圍低滲透層的厚度達20米、滲透性減小到海島自身滲透性的1%時,海島地下淡水體積就可以增加4倍。 那么,是不是滲透性越低越好,最好完全不滲透呢?魯春輝告訴記者,在實際工程應用中,還不能徹底阻斷海島地下咸淡水間的交互。 “一旦發生海嘯、風暴潮等意外狀況,地下水將被長期污染,無法實現自我凈化。”魯春輝說。 香港大學地球科學系的焦赳赳教授是國際知名水文地質專家,近20年來,他一直在研究海岸帶填海工程對地下水造成的影響。 “在建設人工島之前就要考慮設置圍擋介質,在填海造陸的同時建設‘地下水庫’,相比建成之后再行改造,可以大幅節約成本。”焦赳赳建議。 目前,魯春輝團隊正在申請5項發明專利,相關成果已發表在水文水資源領域的國際頂級期刊《水資源研究》上。據了解,這是國際上首次提出能夠增加海島地下淡水儲量的方法。 |
相關閱讀:
- [01-09] 水利部:華北部分地區地下水水位止跌回升
- [01-02] 國家地下水監測工程收官
- [01-02] 人水矛盾結苦果:多省區地下水超采形成“漏斗區”
- [12-20] 地下水變“天價水”, 謹防知識漏洞引詐騙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