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慷慨”提供避難所 袋熊無意間成澳林火“救命英雄”
2020-01-17 17:24:38? ?來源:中國新聞網 責任編輯:周冬 我來說兩句 |
中新網1月17日電 據外媒報道,近日,在澳大利亞山火危機中,袋熊無意間成為“救命英雄”,它們將自己挖的地洞家園,分享給其他來不及逃難的小動物,提供了地下安全庇護所。 【袋熊地洞成庇護所】 據悉,袋熊的地洞網絡龐大且復雜,是由無數個地洞相互連結而成,具有相當的保護功能,可避開地面上惡劣環境。目前已知有一些小型哺乳類動物會利用袋熊洞穴,從火海中自救。 相較于地表溫度,袋熊地下洞穴的溫度相對穩定,日夜溫差小于1攝氏度,而地表溫差可達24攝氏度。這種隔熱功能,在火勢延燒時有助于保命,因此就不難想象,為何其他種類動物會想要躲進這些安全庇護所。 2015年的一項研究,在34個袋熊洞穴外面設置攝影機進行追蹤,結果顯示,各種不同動物都在利用袋熊的洞穴。這些動物的種類從巖袋鼠、草原袋鼠到鳥類都有。 小企鵝被記錄到曾使用袋熊地洞達27次,而黑足巖袋鼠被觀察到使用袋熊洞穴次數比主人還多,在8周內到訪近2000次。 【每只袋熊不只有一個洞穴】 另外,有一點很重要,每只袋熊并不是只有一個洞穴,袋熊的家是連結很多個洞穴而成的。 2012年一項研究,追蹤到一只袋熊有14處不同洞穴。它們在一個洞穴里睡幾個晚上,然后搬到另一個洞穴。 由于每個袋熊都有多個洞穴,因此在它們的家中可能有許多洞穴空缺。 2007年的一項研究表明,即使在“活躍的”洞穴(有最近使用跡象的洞穴)中,在固定時間,也只有三分之一的幾率出現袋熊。這意味著有時其他動物可能根本不需要與袋熊共享洞穴。 【面對侵略者,袋熊作何反應?】 袋熊不喜歡與其他袋熊共用洞穴,盡管當一個地方的袋熊數量非常多時,共用洞穴是很常見的。 但據悉,只要使用洞穴的物種不對袋熊構成威脅,它們可能不會注意或關心在這停留的動物。 報道指出,對于袋熊洞穴中發生的有趣動物間的互動,特別是在火災期間,還需要進行更多的研究。 袋熊和它家里的“客人”在大火過后,要面對的各種挑戰實在不少,諸如在災后荒蕪土地上,如何避免被獵食,以及在食物稀少情況下,如何找出一條生路。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