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進探測儀升空 為地震及氣象預報提供實時數據
2020-02-03 07:10:18? ?來源:科技日報 責任編輯:李雅蘭 我來說兩句 |
先進探測儀升空 為地震及氣象預報提供實時數據 秀成果 科技日報訊 (陳曦 通訊員 趙習鈞) 近日,國內首個商業GNSS掩星探測載荷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搭乘長征二號丁運載火箭發射的衛星順利升空并成功入軌,該GNSS掩星探測載荷是天津大學李峰輝博士創業團隊自主研制,可實現地球0—60千米大氣層及100千米—800千米電離層探測工作,為全球氣象預報及地震預報提供重要數據服務。 GNSS掩星探測載荷是利用地球軌道上“GNSS導航星座—地球—LEO掩星星座”之間的掩星現象,進行地球大氣測量的一種氣象遙感技術裝置。GNSS掩星探測載荷也可以理解為一種先進的氣象探測儀。它可以連續探測到0—60千米大氣層大氣的折射率、溫濕壓以及100千米—800千米電離層的電子含量和電子密度,這將為地球表面大氣層及電離層研究提供重要數據,對于天氣預報、全球氣候變化、地震預報等具有重要價值。 目前國際上已經將GNSS掩星探測載荷應用于地震預報、天氣探測等領域研究,商業GNSS掩星探測載荷的成功發射在國內尚屬首次。李峰輝介紹,他和團隊歷時數年研制的這款GNSS掩星探測載荷具有低成本、低功耗、體積小、重量輕等特點。據悉,GNSS掩星探測載荷重量小于一公斤,在軌壽命不小于3年,該項技術處于國內領先水平,同時具有高的時空分辨率,可以同時完成地球多個區域的探測,完成從大氣層到電離層的連續探測,這是其他儀器所不具備的。 GNSS掩星探測載荷可以搭載不同類型的人造衛星進入太空,并在軌收集海量的掩星信號。“我們通過商業化的運作方式大大降低了組網成本,極大地提高了掩星探測系統組網的效率。GNSS掩星探測載荷此次發射入軌,將在軌采集測試掩星數據,為完成全球組網工作奠定基礎。”李峰輝說。 “未來,我們將致力于建成在軌運行80顆衛星的全球組網,打破國外技術壟斷,輔助上下游產業的發展,形成實時的全球大氣層、電離層探測載荷,服務于全球地震短臨預報及氣象預報,為‘一帶一路’國家提供實時性優于20min(最小值)的氣象預報信息及地震短臨預報信息,增強我國在相關領域的科技實力。”李峰輝說。 |
相關閱讀:
- [08-12] 企業科研設施儀器試點向社會開放服務
- [07-17] 268萬元!河南科研設施與儀器開放共享可獲雙向補貼
- [09-27] 老廠房再添閱讀空間 精密儀器車間變身時尚書店
- [05-25] 自帶設備儀器 開展實操演練 永定區提升煤礦兼職救護隊應急救援能力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