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部門:非水可再生能源發電補貼方式進一步完善
2020-02-04 07:05:37? ?來源:人民日報 責任編輯:李雅蘭 我來說兩句 |
三部門出臺政策 非水可再生能源發電補貼方式進一步完善 本報北京2月3日電 (記者 陸婭楠、曲哲涵) 財政部、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近日聯合發布了《關于促進非水可再生能源發電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明確對相關項目的財政補貼辦法。 《意見》主要明確4方面內容:一是堅持以收定支原則,新增補貼項目規模由新增補貼收入決定,做到新增項目不新欠;二是開源節流,通過多種方式增加補貼收入、減少不合規補貼需求,緩解存量項目補貼壓力;三是凡符合條件的存量項目均納入補貼清單;四是部門間相互配合,增強政策協同性,對不同可再生能源發電項目實施分類管理。 根據《意見》,自2020年起,所有新增可再生能源發電項目均采取“以收定支”的方式確定。根據基金征收情況和用電量增長等因素,預計2020年新增補貼資金額度為50億元,可用于支持新增風電、光伏發電、生物質發電項目。同時,自2020年起,新增海上風電和光熱項目不再納入中央財政補貼范圍,由地方按照實際情況予以支持,按規定完成核準(備案)并于2021年12月31日前全部機組完成并網的存量海上風力發電和太陽能光熱發電項目,按相應價格政策納入中央財政補貼范圍。 《意見》鼓勵金融機構對列入補貼清單的項目予以支持。新的管理機制建立后,隨著以收定支、新增項目不新欠以及合規項目納入補貼清單等措施的落地,可再生能源發電項目將具有穩定的收益。金融機構可據此作為評估項目的依據,按照市場化原則,對綠色能源予以支持,共同促進可再生能源行業可持續發展。 據悉,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將進一步明確2020年可享受補貼的可再生能源發電類型和分類別的補貼額度,相應出臺具體的管理辦法,確保新增項目補貼額度控制在50億元以內。目前,國家能源局已就2020年風電、光伏發電管理辦法征求了各方意見,正在修改完善。 自2006年《可再生能源法》實施以來,我國逐步建立了對可再生能源開發利用的價格、財稅、金融等一系列支持政策。其中,對于可再生能源發電,通過從電價中征收可再生能源電價附加的方式籌集資金,對上網電量給予電價補貼。2012年至今,中央財政累計安排資金超過4500億元,有力支持了我國可再生能源行業的快速發展。截至2019年底,全國累計風電裝機2.1億千瓦,光伏發電2億千瓦,生物質發電2254萬千瓦,為實現2020年我國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費總量比重的15%目標提供了有力支撐。 |
相關閱讀:
- [01-20] 獎勵補貼、金融支持、聘任調解員 在魯臺商年終感言收獲滿檔
- [01-20] 工信部:正在研究延緩新能源補貼退坡政策
- [01-15] 電商百億補貼掀年貨大戰 “薅羊毛”還得貨比三家
- [01-15] 2020年補貼將不大幅退坡 國產新能源車再迎春天?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