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還是弊?石家莊惠民口罩集中銷售引民眾排隊聚集
2020-02-06 06:41:32? ?來源:法制日報 責任編輯:李雅蘭 我來說兩句 |
石家莊惠民口罩集中銷售引發公眾聚集 疫期出臺惠民政策須科學組織平衡利弊 □ 本報記者 周宵鵬 2月1日9點半,家住河北省石家莊市的張明利來到附近的北國超市門店。盡管該門店九點才開門,但此時一條長長的隊伍已排出店外百余米。這些排起長隊的市民和張明利一樣,都是來買惠民口罩的。 1月31日晚,一則消息在石家莊市民朋友圈中流傳,當地大型連鎖超市北國超市發出“市政府惠民口罩”銷售通告。市民獲悉后紛紛前往購買,導致2月1日上午北國超市30多家門店均排起長隊,引發市民大規模聚集。隨后該超市疏散人群、暫停銷售。 相關專家指出,疫情期間,不論是政府還是商業機構,必須科學決策、依法決策,在緩解市民需求和防止人員聚集之間做好平衡。否則,既有引發公眾恐慌、給疫情防控添亂之虞,還有可能因為造成嚴重后果而涉嫌過失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為購買口罩排起長隊 引發聚集銷售被暫停 北國超市發出的銷售通告顯示,2月1日,北國超市將在石家莊市內33家門店銷售“市政府惠民口罩”,銷售地點是各門店的名煙酒專柜,口罩售賣數量為30萬只,早上開門即售,0.4元/只,每人限售10只,售完為止。 “現在外面藥店的口罩要么斷貨,要么不便宜,0.4元一個口罩的確是夠‘惠民’。”張明利對《法制日報》記者說,通告上“數量有限,售完為止”的字樣立馬給人上了發條,通告剛在小區群里發出,就有諸多居民表示要早起搶購。 開售當天,公眾聚集的程度遠遠超出了張明利的預料。當他到達距離小區最近的北國超市新石店時,排隊買口罩的隊伍已經沿著街道排出百余米。雖然排隊的市民基本都戴著口罩,但人與人之間距離很近,最近處幾乎就是前胸貼后背。 就在張明利開始排隊時,已經有不少市民將北國超市各門店公眾聚集的情況反映上網。網友上傳的照片和視頻顯示,北國超市各門店前都排起了買口罩的長隊,在擁有停車場的門店情況更甚,公眾聚集情況極為嚴重。 面對排隊購買口罩的長龍,諸多網友質疑:北國超市此次集中銷售活動到底是政府委托還是單純的商業活動,造成公眾聚集是否采取了防疫措施,提前是否有應對預案,整個活動是否經過科學決策、依法決策? 張明利眼瞅著隊伍前進速度緩慢,自己戴的口罩已近濕潤,擔心如此聚集會傳染疫情。張明利正準備放棄排隊時,忽然隊伍前方一陣騷亂,原來是超市看到市民聚集嚴重決定暫停銷售口罩。 在網友上傳的視頻里,北國超市簡良店門前仍在排隊的市民聽聞停售,紛紛往前躋身詢問,聚集情況反而更加嚴重。 2月1日中午,北國超市所屬的石家莊北國人百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發布公告,表示當天各門店發現前來購買口罩的顧客比較多,進行了及時的疏散,暫停了銷售,沒有造成長時間的人群聚集。下一步,該公司將改進口罩銷售方式,既有效緩解市民需求,又防止出現人員聚集的情況。 出臺惠民政策是好事 須平衡利弊謀劃周密 針對是否采取了疫情防控措施,北國超市北杜店一名工作人員告訴《法制日報》記者,每位進入超市的顧客都保證佩戴口罩、量過體溫,超市每隔一段時間會噴一遍消毒液。但對于外面排長隊的市民,超市并沒有采取措施。 “疫情期間,一切工作都要認真考慮謀劃,不能好心辦壞事。”北京德和衡(石家莊)律師事務所律師陳江濤說,北國超市以0.4元/只的價格出售口罩,明顯低于市場價格,初衷顯然是好的,但活動組織者應該在做好疫情防控措施的前提下,周全考慮,科學組織,妥善安排。 事實上,疫情期間組織活動考慮不周不僅會影響防控工作,更涉嫌違法甚至犯罪。對于北國超市售賣口罩導致公眾聚集,有法律人士稱,如果此舉造成疫情傳播,依據刑法第一百一十五條第二款規定,活動組織者涉嫌過失造成傳染病傳播,情節嚴重、危害公共安全的按照過失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定罪處罰。 陳江濤坦言,在非常時期,政府部門和相關社會機構出臺惠民政策以滿足群眾需求非常必要,但一定要平衡利弊,采取科學有效的方式。“杭州向急需的市民免費提供口罩并提前預約、統一配送上門,廈門采取微信公眾號在線登記、搖號購買口罩,這些措施都值得借鑒。” |
相關閱讀:
- [02-06] 大量假冒口罩流入市場 如何斬斷問題口罩制售鏈條?
- [02-05] 賣假口罩、過期食品?處罰!福建曝光第三批疫情防控期間典型違法案例
- [02-05] 發改委:口罩日產量已達到1480萬只 一線優先保障
- [02-05] 一圖讀懂:不同人群預防新型冠狀病毒感染口罩選擇與使用技術指引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