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法院發布一批妨害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犯罪典型案例
2020-02-13 15:51:43? ?來源:新華網 責任編輯:李雅蘭 我來說兩句 |
新華社廣州2月13日電(記者周穎)廣東省高級人民法院13日發布一批妨害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犯罪典型案例。案件涉及抗拒疫情防控措施、制假售假、借疫情詐騙等犯罪。多名被告人被判處有期徒刑,并處罰金。 截至2月12日,廣東全省法院累計受理此類刑事案件20件,分別按簡易程序、速裁程序,并以視頻方式及時公開開庭審理。 典型案例之一,2020年2月5日,被告人李某某在家中聚眾打麻將。韶關市仁化縣公安機關接到群眾報警后,即出警到李某某家中處置,說明政府明令禁止在疫情防控期間聚集并勸離。李某某情緒激動,推搡、拉扯并用凳子砸擊民警。韶關市仁化縣人民法院審理認為,李某某無視國家法律,在疫情防控特殊時期,對政府明令禁止的聚集行為置若罔聞,不聽勸離,暴力襲警,其行為已構成妨害公務罪。根據被告人的犯罪事實、性質、情節和悔罪表現,判處其有期徒刑一年。 典型案例之二,自2020年1月26日開始,被告人韋某利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群眾對口罩迫切需求的心理,在微信群內發布可低價訂購KN95型號口罩的虛假信息,并用虛假的醫療器械企業營業執照和快遞單號,先后騙得5名被害人款項共計12.25萬元。廣州市白云區人民法院審理認為,韋某在疫情防控期間,假借銷售用于預防突發傳染病疫情用品的名義,詐騙他人財物,數額巨大,其行為已構成詐騙罪。根據被告人的犯罪事實、性質、情節和悔罪表現,判處其有期徒刑四年,并處罰金人民幣三萬元。 廣東高院還公布了涉制假售假、抗拒疫情防控等其他刑事案件案例。 |
相關閱讀:
- [02-12] 最高檢發布首批十個妨害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犯罪典型案例
- [02-08] 【以案普法】疫情防控典型案例④ 全國涉嫌危害公共安全犯罪的19名新冠患者,他們做了什么……
- [02-07] 寧夏紀委通報4起在疫情防控工作中干部違紀典型案例
- [02-07] 黑龍江通報2起疫情防控中查處案例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國新辦發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