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病毒和細菌容易攻擊肺臟呢?
2020-02-14 08:06:36?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責任編輯:李雅蘭 我來說兩句 |
無論是19世紀的“白色瘟疫”肺結核、2003年的非典、近幾年的流感,還是正在肆虐的新冠肺炎,都給我們帶來了無盡的傷害和損失。為什么這些廣泛出現的傳染病都以嚴重的肺部癥狀為表現呢?為什么病毒和細菌那么容易攻擊肺臟呢?受傷的為何總是肺?下面結合中醫理論與大家聊一聊肺。 人生一口氣,氣為生命之本,而中醫認為肺主氣,且主一身之氣,另,又認為心為“君主之官”,而肺為“相傅之官”。由此可知,肺的地位僅次于心,可見肺在生命中的重要地位。肺位于胸腔,左右各一,上連氣道,通喉嚨,開竅于鼻。由于肺在諸臟腑中的位置最高,故《靈樞·九針論》稱“肺者,五臟六腑之蓋也。”其主要生理功能是:主氣,司呼吸,為體內外氣體交換的通道;助心行血而貫通血脈,通調水道,參與水液代謝,輸精于皮毛,主一身之表。 中醫所認識的肺,不僅只是解剖學上某一個器官,而是指以肺為主的一個整體的功能系統。也就是說,肺不是指單一的肺這個器官,而是與身體內外功能相關,有聯系的一個整體系統,即肺系統。肺主一身之氣,一身之氣主要由先天之氣和后天之氣構成。宗氣屬后天之氣,由肺吸入的自然界清氣,與脾胃運化的水谷之精所化生的谷氣相結合而生成。宗氣在肺中生成,上走息道出喉嚨以促進肺的呼吸,并能貫注心脈以助心推動血液運行,還可沿三焦下行臍下丹田以資先天元氣,故在機體生命活動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宗氣是一身之氣的重要組成部分,宗氣的生成關系著一身之氣的盛衰,因而肺的呼吸功能健全與否,不僅影響著宗氣的生成,也影響著一身之氣的盛衰。《素問·六節藏象論》說:“肺者,氣之本,魄之處也。”肺之主氣司呼吸功能正常,氣足精充則魄旺,各種感覺、反應和反射靈敏。反之,肺病多見體虛魄弱,感覺異常或反應遲鈍。 肺主行水,是指肺氣的宣發肅降作用推動和調節全身水液的輸布和排泄。《素問·經脈別論》稱作“通調水道”。肺主行水的內涵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是通過肺氣的宣發作用,將脾氣轉輸至肺的水液和水谷之精中的較輕清部分,向上向外布散,上至頭面諸竅,外達全身皮毛肌腠以濡潤之;輸送到皮毛肌腠的水液在衛氣的推動作用下化為汗液,并在衛氣的調節作用下有節制地排出體外。二是通過肺氣的肅降作用,將脾氣轉輸至肺的水液和水谷精微中的較稠厚部分,向內向下輸送到其他臟腑以濡潤之,并將臟腑代謝所產生的濁液下輸至腎,成為尿液生成之源。肺以其氣的宣發與肅降作用輸布水液,故說“肺主行水”。 肺朝百脈,是指全身的血液都通過百脈流經于肺,經肺的呼吸,進行體內外清濁之氣的交換,然后再通過肺氣宣降作用,將富有清氣的血液通過百脈輸送到全身。全身的血脈均統屬于心,心氣是血液循環運行的基本動力。而血液的運行,又賴于肺氣的推動和調節,即肺氣具有助心行血的作用。肺通過呼吸運動,調節全身氣機,從而促進血液運行。肺氣充沛,宗氣旺盛,氣機調暢,則血運正常。若肺氣虛弱或壅塞,不能助心行血,則可導致心血運行不暢,甚至血脈瘀滯,出現心悸胸悶,唇青舌紫等癥;反之,心氣虛衰或心陽不振,心血運行不暢,也能影響肺氣的宣通,出現咳嗽、氣喘等癥。 肺如此重要,卻是嬌臟!肺位最高,與外界相通,故溫邪外侵,首先被犯;肺又外合皮毛,風寒燥濕外襲,皮毛受邪,亦內合于肺。故肺為諸邪易侵之臟,邪必先傷。肺為清虛之臟,清輕肅靜,不容纖芥,不耐邪氣之侵。故無論外感、內傷或其他臟腑病變,皆可病及于肺而發生咳嗽、氣喘、咯血、失音、肺癆、肺痿等病癥。若嬌嫩之肺臟一旦被邪侵犯,治療當以“治上焦如羽,非輕不舉”為法則,用藥以輕清、宣散為貴,過寒過熱過潤過燥之劑皆所不宜。(王紅蕊 北京朝陽中醫醫院副主任醫師) |
相關閱讀:
- [02-14] 感冒、流感和新冠肺炎咋區分?
- [02-14] 2020年2月13日湖北省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情況
- [02-14] 世衛組織“總動員”加快新冠病毒全球研發步伐
- [02-14] 糞便中分離出新冠病毒 專家:對此不必過度緊張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