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代表:推進過渡司法應尊重當事國主權和領土完整
2020-02-14 09:28:03? ?來源:新華網 責任編輯:周冬 我來說兩句 |
新華社聯合國2月13日電 中國常駐聯合國副代表吳海濤13日在沖突中和沖突后過渡司法問題安理會公開辯論會上發言,呼吁在該問題上尊重當事國主權和領土完整。 吳海濤說,當前一些沖突國家和地區面臨艱巨的戰后重建任務。過渡司法問題是建設和平的重要領域之一,應該在建設和平與持續和平的框架下加以推進,并嚴格限制在沖突中和沖突后局勢中進行討論。 一是以《聯合國憲章》及公認的國際法為基礎,尊重當事國主權和領土完整。應尊重當事國以符合本國國情的方式循序漸進地推進過渡司法進程,不能強加外來模式,更不得借此干涉當事國內政或介入當事國內部矛盾。只有在堅持主權原則基礎上,過渡司法的努力才具有正當性,才能獲得當事國的信賴,才能發揮促進和平與發展的作用。 二是幫助當事國加強能力建設,重在強化當事國司法系統職能。從長期看,任何特別措施、臨時措施或外部措施都不能夠取代一個有效運轉的國內司法系統。經過長期動亂和沖突,當事國法治體系受到較大影響,普遍面臨資金、技術和人才匱乏的困難。國際社會應向當事國伸出援手,加強其能力建設。 三是正確看待過渡司法同政治進程、經濟發展、社會融合的關系,采取綜合措施促進法治與司法公正。過渡司法不是單純的法律問題,它應該服務于在當事國實現持久和平穩定,服務于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服務于當地人民的長遠和根本利益。在推進過渡司法過程中,應積極開展安全部門改革和解武復員工作,采取消除貧困、促進就業等經濟社會領域舉措,以發展促和平,實現民族和解,消除沖突隱患。 吳海濤表示,法治和正義不僅要體現在國家層面,也要體現在國際層面。當今世界上很多延宕數十年的沖突無法解決,各方隔閡日益加深,令人痛心。這些難題往往是違反國際共識,破壞基于國際法的國際秩序的苦果。堅持和平解決國際爭端、禁止使用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脅等國際法基本原則是《聯合國憲章》的核心和當代國際秩序的基礎,是各國必須遵守的國際法義務,是國際法治的應有之義。安理會作為國際集體安全機制的核心,必須承擔起維護國際法和國際關系基本原則的重任,需要有效推進政治解決,支持斡旋調解,團結合作,確保有關決議得到落實。應努力讓世界人民享有同樣的和平與繁榮愿景,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吳海濤援引時任聯合國秘書長安南2004年9月在聯大的講話說:“那些尋求正當合法之理由者,必須身體力行;那些援引國際法者,必須自己遵守國際法。”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