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政部:疫情防控期間救助管理機構救助期限可放寬到14天
2020-02-14 13:55:49? ?來源:新華網 責任編輯:李雅蘭 我來說兩句 |
新華社北京2月14日電(記者孫少龍)記者14日從民政部獲悉,民政部近日發布《生活無著的流浪乞討人員救助管理機構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南》,規定疫情防控期間救助管理機構救助期限可以放寬到14天,受助期滿后可根據工作實際和疫情防控情況繼續延長救助期限。 指南要求,對所有進入救助站和在站人員應進行身體檢視和登記工作,凡進站必須測量體溫、佩戴口罩,未經身體檢視一律不許入站。求助人員發熱者,尤其是伴有乏力、干咳等癥狀,救助管理機構應當立即上報當地疫情防控指揮機構并按其規定和要求及時、妥善處置,同時上報主管民政部門和當地衛生健康部門。 同時,應詢問求助人員來站前的14天期間內,是否有疫區接觸史或與確診、疑似新冠肺炎感染者接觸史以及兩周內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和在公共場所停留情況,并通過全國救助管理信息系統核實,在《求助登記表》上登記錄入,發現情況應及時上報。 指南明確,對拒不如實提供個人信息,不接受體溫測量,拒絕回答救助管理機構有關疫區接觸史詢問的人員,救助管理機構可以不予救助并按照規定出具《不予救助通知書》,并及時將有關情況上報當地疫情防控指揮機構。 指南要求,疫情防控期間,各地暫停受助人員送返工作,確有必要送返的,應提前溝通并進行體檢,由醫療機構出具健康證明并向同級民政部門報備。對具備完全民事行為能力受助人員,觀察期滿14天無異常情況,主動要求自行離站的,要將受助人員信息通報其自述離站后的流入地救助管理機構并報告同級民政部門。 此外,指南還要求救助管理機構實施封閉式分區域管理,除救助機構工作人員、定點聯系救助管理機構的市縣民政部門工作人員、救助管理機構第三方監督員外,原則上不對外開放。 |
相關閱讀:
- [02-14] 教育部:教師承擔在線教育教學等計入工作量 納入績效管理
- [02-14] 西藏連續15天無新增新冠肺炎病例
- [02-14] 內蒙古多地出現幻日奇觀 持續約1個半小時
- [02-14] 上海又有28例確診病例今日痊愈出院 共90例出院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國新辦發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