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法發文對推進在線訴訟作出全面動員
2020-02-18 18:15:09? ?來源:中國新聞網 責任編輯:李雅蘭 我來說兩句 |
(抗擊新冠肺炎)中國最高法發文對推進在線訴訟作出全面動員 中新社北京2月18日電 (記者 張素)中國最高人民法院18日對全國法院推進在線訴訟作出全面動員,要求“全面開展網上立案、調解、證據交換、庭審、宣判、送達等在線訴訟活動”。 最高法印發這份《關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加強和規范在線訴訟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旨在指導和規范各級法院疫情期間有序開展在線訴訟工作。 《通知》明確了在線訴訟有關規則,提出規范在線身份認證,確保各方訴訟參與人身份真實性,實現“人、案、賬號”匹配一致;要求法院應當在收到在線立案申請后七日內進行審核,對符合法律規定的,及時登記立案;要求各級法院綜合考慮技術條件、案件情況和當事人意愿等因素,確定是否采取在線庭審方式,并明確不適用在線庭審的具體情形;允許具備相應條件的法官遠程查閱電子卷宗、合議案件、撰寫提交裁判文書等。 評論認為《通知》釋放了兩個信號。一方面,各級法院要步調一致、行動統一,對于具備在線辦理條件的案件,原則上應當能在線就在線;另一方面,要根據技術條件、案件情況和當事人需求推進在線訴訟,防止在線訴訟“裝樣子”。尤其需要強調的是,在線訴訟作為一種新型訴訟模式,必須遵循司法規律,嚴守正當程序原則,確保訴訟的嚴肅性和規范性。 記者了解到,全國已建成38068個科技法庭,都能支持遠程視頻庭審。3516個法院已全部對接中國移動微法院,有效支持在線訴訟各項活動。疫情暴發至今,各地法院相繼開展了“云審判”,其中,江蘇省南京市六合區人民法院線上向149名工人發放工資款524萬余元人民幣,讓工人不“憂薪”;四川省攀枝花市中級人民法院“無接觸式”公開開庭審理一起涉案近5公斤的運輸毒品案件。(完) |
相關閱讀:
- [02-18] 最高法印發通知 加強和規范疫情期間在線訴訟工作
- [01-29] 最高法:嚴懲妨害預防、控制突發傳染病疫情等各類犯罪
- [01-16] 最高法發文推進民事訴訟程序繁簡分流改革試點
- [01-14] 最高法發布知識產權、國家賠償、執行、生態領域27件指導性案例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國新辦發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