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水節氣農事忙:春耕抗疫兩不誤
2020-02-19 06:47:26? ?來源:中國新聞網 責任編輯:李雅蘭 我來說兩句 |
中新網客戶端北京2月19日電(記者 上官云)“雨水到來地解凍,化一層來耙一層。”雨水,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2個節氣,緊隨“立春”之后。 雨水期間,時間也從“七九”的第六天走到“九九”的第二天。俗語稱“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在春風提醒下,農村呈現出一派準備春耕的繁忙景象,人們開始忙碌起來了。 今年雨水到來時,中國多地正處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人們在嚴格防控疫情的同時,漸次復工復產,做好春耕備耕的工作。 東風解凍,冰雪消融 雨水是24節氣中的第2個節氣,大概在每年公歷2月18-20日,太陽黃經達330度時。 雨水節氣的時段一般從公歷2月18日或19日開始,到3月4日或5日結束。它和谷雨、小雪、大雪一樣,都是反映降水現象的節氣。 從氣候上講,雨水大概有兩層意思,一是天氣回暖,降水量逐漸增多了,二是在降水形式上,雪漸漸少了,雨漸漸多了。 此前,天氣相對來說比較寒冷。雨水后,隨著氣溫的進一步回升,許多地方的人們能明顯感覺到春回大地,身心為之一振。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如此記載:“正月中,天一生水。春始屬木,然生木者必水也,故立春后繼之雨水。且東風既解凍,則散而為雨矣。” 按古人的解釋,雨水節氣前后,冰雪繼續消融,萬物開始萌動,春意更加明顯。 為何仍要注意“春捂”? 不過,此時雖然氣溫逐步升高,但冷空氣在減弱的趨勢中并不甘示弱,與暖空氣頻繁地進行著較量,不肯收去余寒。 古人常說,要“春捂秋凍”,這也是根據春季氣候變化特點,在穿衣方面提出的養生原則。初春陽氣漸生,人們逐漸去棉穿單,但此時北方陰寒未盡,仍應注意保暖。 雨水前后,油菜、冬麥等普遍返青生長,對水分的需求較高。適宜的降水對農作物生長十分重要。農諺說:“雨水有雨莊稼好,大春小春一片寶。” 在民間流傳的諺語中,還有根據雨水的冷暖降水等,預測后期天氣的情況。比如“雨水落了雨,陰陰沉沉到谷雨”,或是“雨水東風起,伏天必有雨”等等。 雨水節氣“占稻色” 雨水正處在春天,意味著生機和希望。從民間習俗上來說,這也是一個富有人情味的節氣。 比如,有的地方講究此時女婿要給岳父母送上兩把藤椅,上面纏著一丈二尺長的紅帶,稱為“接壽”,寓意祝愿岳父岳母長命百歲。 如果是新婚女婿送禮物,岳父岳母還要回贈雨傘,讓女婿出門奔波時能夠遮風擋雨,也有祝愿女婿人生旅途順利平安的意思。 據說,在華南稻作地區,還流行著雨水占稻色的習俗。據《田家五行》記載:“雨水節,燒干鑊,以糯稻爆之,謂之李羅花,占稻色。” 具體做法是,在雨水節氣當天,人們通過爆炒糯米花來占卜當年稻谷的收成和成色。成色足則意味著高產,成色不足則意味著產量低。(完) |
相關閱讀:
- [02-18] “雨水”節氣將迎三輪降水過程 這些地方或入春
- [01-19] 20日22時55分迎來大寒節氣
- [01-06] 羊肉湯、糯米飯……你偏愛哪種小寒節氣美食?
- [12-07] 欣賞雪景、腌臘肉……大雪節氣可以怎么過?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