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行業被逼“云復工” 權宜之計或成未來新模式
2020-02-21 06:49:47? ?來源:科技日報 責任編輯:李雅蘭 我來說兩句 |
傳統行業被逼“云復工”,權宜之計或成未來新模式 在發出《至暗時刻的一封信》半個月后,護膚品牌林清軒創始人孫來春終于可以肯定地說,他們自救成功了。“如果二三月份業績還能恢復到跟去年同期相當,就能百分百確定,我們活下來了。” 新冠肺炎疫情讓將大部分精力投入線下門店的林清軒遭遇“至暗時刻”,春節期間其門店業績暴跌至往常的5%。孫來春帶領337家門店的數千名員工轉戰線上,直播賣貨,終于緩了口氣。 2月19日,他發來兩張店鋪概念圖:“接下來我們會把直播搬到線下門店,把部分門店變成一種新型的數字化直播門店。” 一場疫情,讓諸多此前很少甚至從未考慮線上直播的傳統行業,在直播間尋找出路。這種被“逼”出來的新嘗試,會成為未來的常規操作嗎? 賣房、賣車、大廚做菜……直播間多了新面孔 根據淘寶方提供的數據,2月以來,有100多種線下職業在淘寶上開直播,淘寶直播新增的直播間數量同比翻了一倍,開播場次上漲了110%。 淘寶直播云工作項目負責人簡柔直言,這些職業中,有些是之前他們就接觸過但對方一直在觀望的,還有些是他們此前根本沒想過的——比如賣房和做飯。 廣西柳州彰泰城置業顧問唐林就當起了主播,在鏡頭前熟練地介紹自己負責的一套別墅。第一天直播時,他的直播間涌進了6萬人,有20多人加了他的微信展開咨詢。 “線下接待客戶看房的話,每天能有一組人就不錯了。”唐林說,房子屬于大宗交易,他不指望通過一兩次直播就能成交。但直播能吸引來潛在客戶,擴大房源曝光量。 眉州東坡的大廚則在網上教起了做飯。春節期間,眉州東坡130余家線下門店中,能營業的不到一半。店開不了,那就在線上和顧客互動。大廚出馬,教人做元宵、做毛血旺。眉州東坡電商事業部總監杜俊輝說,大廚做毛血旺時,眉州東坡午餐肉的網上銷量起飛了——比去年同期銷售額增長了20多倍。 銀泰百貨的“柜姐”們也走出了商場,搞起了“云賣貨”。銀泰商業助理總裁蔣昕捷發現,有大量新客看直播。這些人所在的城市可能根本沒有銀泰。但通過這種方式,他們也能跟著一線城市的導購買買買。 權宜之計還是新的常規操作? 靠著直播,孫來春實現了林清軒的“逆襲”——業績比去年同期還高了45%。他連連表示:“完全超出我的想象。” 孫來春此前對線上并不熱衷。林清軒產品單價較高,而且護膚品注重體驗感,在線下由導購推薦、試用,被認為是最有效的方法。“要我們開直播,我們是真不會!” 轉型的第一道坎,就是怎么轉換身份。一開始,習慣了線下的導購也播得并不自然,有人的直播間只有個位數的觀眾。培訓之后,導購們學會了怎么以更好的狀態面對鏡頭,變得更自信。“他們護膚的專業知識都有,就是不會直播。這些是能夠學的,有專業指導就能進步。”孫來春說,“你不逼一把,還真不知道自己行。” 蔣昕捷則告訴科技日報記者,他們打算未來讓更多導購去做直播,完成人的數字化。等到商場開門了,直播可以放在柜臺做。“以后等生意恢復正常了,導購沒時間了,還可以拍短視頻。” 現在,在直播間“云工作”,是無奈中的權宜之計,但也可能讓人無意中抓住了新的機會。“未來,‘直播+行業’可以有各種各樣的玩法,這種嘗試會越來越多。商家要拋棄過去流量運營的模式,轉向今天運營人、運營粉絲的模式。”簡柔展望,在疫情結束之后,云工作可能成為一種新的常態化模式。 本報記者 張蓋倫 |
相關閱讀:
- [02-21] 六機構分離出病毒毒株 離新冠肺炎疫苗又近一步
- [02-21] 供需雙降,行業寒冬 家政業員工如何渡過疫情難關?
- [02-21] 銀保監會提供信貸金額超5370億元 支持疫情防控
- [02-21] 國家衛健委:督促相關單位為犧牲醫務人員申報烈士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