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紅視頻顯民心所向 “歐洲心臟”助力抗擊疫情
2020-02-24 09:03:43? ?來源:中國新聞網 責任編輯:周冬 我來說兩句 |
中新社布魯塞爾2月23日電 (記者 德永健)近日一段模擬“中國游客因新冠肺炎疫情遭歧視”的視頻在比利時網民中間走紅。視頻導演安排三名青年扮演中國游客,兩名女演員扮演比利時民眾。在布魯塞爾地鐵車廂,兩名女演員故意對三名“中國游客”惡語相向,甚至逼他們提前下車,以此拍下車廂其他乘客的反應。 在這段迄今點擊量超過90萬次的視頻里,可以看到多數乘客對借新冠肺炎疫情歧視中國人或亞洲人的行徑十分反感,更有乘客挺身而出,與兩名女演員扮演的“惡人”對峙,怒批她們宣揚種族歧視,觀看視頻的網民則在評論區留言,“病毒催生的種族主義者比得病的人還多”。 其實視頻導演事后對媒體坦言,他對拍攝現場大多數乘客的積極反應感到意外。不容忽視的是,1月末曾有比利時媒體刊登辱華漫畫,借疫情侮辱中國國旗,引發中國駐比利時使館嚴正抗議,表示這一做法不僅有違新聞職業道德,更挑戰基本良知,要求立即撤下漫畫并采取有效措施消除惡劣影響。 與個別無良媒體相比,雖然“歧視中國游客”的場景系視頻導演設計安排,但地鐵車廂乘客對種族歧視的批駁讓人看到民心所向,那就是疫情面前共同的敵人應該是新冠病毒,而不是中國人或亞洲人,更不能任由種族歧視蔓延,正如一位女乘客在視頻中大聲詰問,“現在歧視中國人,然后是不是阿拉伯人?再然后是不是非洲人?” 布魯塞爾既是比利時首都,亦是歐盟總部所在地,一向被視為“歐洲心臟”。無獨有偶,2月中旬歐洲議會就新冠肺炎疫情進行辯論,歐盟委員會平等委員達莉強調,針對中國人和亞洲人的歧視與歐盟法律相悖,歐盟委員會對此零容忍;多數議員在辯論中也表示,針對中國人和亞洲人的歧視有悖于歐盟基本價值觀,應盡力杜絕此類現象。 面對民眾的善意和歐盟“反歧視”表態,中國駐歐盟使團團長張明早前表示贊賞,他指這是在精神層面給予中國的有力支持,無論對中國人民還是歐洲人民,都是負責任行為,相信會對抗擊疫情發揮積極作用。 在物質層面,張明介紹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同中方領導人通電話時,主動表示歐方愿盡力提供支持和幫助,“歐盟方面說到做到”,2月初調動首批12噸防護裝備運往武漢;據中方統計,計入23日運往中國的又一批防護裝備,歐盟調動的物資總量超過55噸。 此外,1月末歐盟緊急撥款1000萬歐元用于研究新冠肺炎疫情;據知,目前中歐衛生專家通過視頻會議保持著密切溝通,雙方在疫情診斷治療、科學信息共享、醫學臨床實驗等方面探討了深入開展合作的可能性。 不可否認,由于疫情在意大利等歐盟成員國蔓延,現在歐洲一些民眾對中國人或亞洲人心態復雜。據記者了解,比利時有中餐廳接到過謾罵電話,也有中餐廳反映求職工人因擔心疫情爽約,但正如世衛組織總干事譚德塞所言,現在全球面臨的最大敵人不是病毒本身,而是引發對立的仇恨和污名化,此時更需攜手并肩對付一個共同敵人,而不能“任由恐懼、懷疑和非理性將我們四分五裂”。(完)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