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權事業的發展進步”主題邊會在日內瓦召開
2020-02-28 17:24:03? ?來源:新華網 責任編輯:周冬 我來說兩句 |
新華社日內瓦2月27日電(記者聶曉陽 陳俊俠)在聯合國人權理事會第43次會議期間,中國人權研究會27日在日內瓦萬國宮舉辦“中國人權事業的發展進步”主題邊會。來自中國人權研究會的5位理事分別從中國人權保護體系建設、“東突厥斯坦伊斯蘭運動”(“東伊運”)的形成與演變、維吾爾語教育與研究、新疆的歷史文化宗教以及中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中的人權保護等五方面介紹了中國人權事業的發展和進步。 中國人權研究會理事、復旦大學人權研究中心常務副主任陸志安在邊會上表示,確保社會公平、正義和人民權利是中國國家制度和治理制度的重要優勢。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中國的治理制度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也就是堅持和完善一切維護人權的制度,更充分和有效地保障人權。隨著中國人權保護制度體系更加成熟和健全,人民各項權利必將依法得到更充分的保障,相信中國人權保護的未來會更好。 中國人權研究會理事、暨南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鄭亮說,“東伊運”是近年來頻頻出現在新聞熱點里的恐怖組織。其思想體系的轉變是在“基地”組織影響下完成的,這也注定了其襲擊目標不可能只針對中國一國。一些國家對其危害采取漠視態度,有時甚至用雙重標準來衡量中國政府打擊“東伊運”的行動,這對于國際反恐合作沒有任何助益,從長遠來看會損害國際社會的整體利益。 中國人權研究會理事、新疆社科院歷史所副所長馬合木提·阿布都外力表示,他之所以能夠走出偏僻小鎮成為歷史學博士,得益于國家針對少數民族人才培養的各項政策?!霸谖疑磉呌幸淮笈臀乙粯拥纳贁得褡逯R分子。國家的民族政策,改變了成千上萬跟我一樣的維吾爾同胞的命運。作為在國家有計劃培養下一步步成長起來的維吾爾族知識分子,我目睹、親歷了改革開放以來新疆發生的歷史性變化?!?/p> 中國人權研究會理事、新疆大學中國語言學院院長劉正江以流利的維吾爾語結合自身成長經歷介紹說,中國的維吾爾語教育是一種雙向的雙語言教育,以它為代表的新疆民族教育的發展是適應新疆雙語社會生活的結果,是中國民族政策在新疆因地制宜的貫徹落實,促進了新疆民族教育的快速發展及教育公平,大大提高了新疆民族教育質量,最大效益地促進了各族學生的全面發展,同時也保障了新疆各民族生存發展的權利。 中國人權研究會理事、南開大學人權研究中心副研究員許堯表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過程也是尊重和保障各類人權的過程。面對前所未有的嚴峻挑戰,中國采取了系統化、多樣化的綜合舉措,有效保障了感染者獲得醫療救治的權利、隱私受保護的權利和不受歧視的權利,保障了廣大民眾獲得防疫公共衛生服務的權利,以及對疫情防控的知情權、參與權和監督權,對不同主體的各類權利的有效保障彰顯了中國的制度優勢和治理能力,也為世界其他國家提供了有益的參考。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