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物價呈現結構性變化 專家預計全年CPI前高后低
2020-03-11 07:01:55? ?來源:新華網 責任編輯:李雅蘭 我來說兩句 |
新華社北京3月10日電 題:2月物價呈現結構性變化 專家預計全年CPI前高后低 新華社記者陳煒偉、陳愛平 國家統計局10日發布數據,2月份,全國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環比上漲0.8%,漲幅比上月回落0.6個百分點;同比上漲5.2%,漲幅回落0.2個百分點。 “2月份,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對價格走勢形成了較為復雜的沖擊,但隨著黨中央、國務院一系列復工復產、保供穩價等政策措施的實施,價格運行總體平穩,呈現出有漲有降的結構性變化態勢,CPI繼續上漲但漲幅有所回落。”國家統計局城市司司長趙茂宏說。 結構性變化首先體現在物價中食品價格上漲較快,非食品價格相對平穩。 2月份,食品價格同比上漲21.9%,漲幅比上月擴大1.3個百分點,影響CPI上漲約4.45個百分點。食品中,豬肉價格同比上漲135.2%,影響CPI上漲約3.19個百分點,是推升CPI的重要因素;鮮菜價格上漲10.9%,蛋類價格上漲1%,鮮果價格下降5.6%。 從更能反映短期情況的環比數據看,2月份,豬肉價格環比上漲9.3%,漲幅擴大0.8個百分點;鮮菜、鮮果和水產品價格環比分別上漲9.5%、4.8%和3%,漲幅有不同程度回落。 在趙茂宏看來,2月份食品價格上漲較多,要從供給和需求兩方面分析: 從供給看,各地不同程度實施了交通運輸管控措施,部分地區物流不暢;人力短缺造成物資配送難度加大,成本有所上升;部分企業和市場延期開工開市,一些產品生產和供給受到影響。 從需求看,受“居家”要求與“避險”心理等因素影響,有的居民出現囤購行為,部分地區出現搶購方便面、肉制品和速凍食品等易儲食品現象,甚至波及其他食品,助推價格上漲。 近一段時間以來,各地區各部門采取保供穩價措施,各地高度重視“菜籃子”商品供應,積極暢通物流,加大市場監管力度,這都有利于平抑短期物價。 與此同時,非食品價格漲幅溫和。數據顯示,2月份,服務價格環比由上月的上漲1%轉為下降0.2%;同比上漲0.6%,漲幅比上月回落0.9個百分點。其中,醫療服務價格環比微漲0.1%,飛機票和賓館住宿價格環比分別下降7.8%和1%。 “2月份,因疫情防控,部分商業和服務網點停止營業,一些非生活必需品的消費需求也受到抑制,供需均有收縮,價格基本穩定,部分項目價格甚至下降。”趙茂宏說。 專家分析,疫情會對部分商品價格產生階段性影響,但不會引發物價全面持續上漲。2月份,扣除食品和能源價格的核心CPI同比上漲1%,漲幅比上月回落0.5個百分點。 交通銀行金融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員唐建偉說,疫情期間需求上漲、供給受限導致食品價格上漲較快,支撐CPI處于高位。但核心CPI明顯回落,反映整體需求偏弱,后續物價上漲壓力并不大。 “從總供給看,國內工農業生產總體平穩,市場供應充足,物價平穩運行具有堅實基礎。”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市場與價格研究所研究員郭麗巖說,考慮到今年上、下半年的翹尾差距較大,全年CPI大概率呈前高后低走勢。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市場經濟研究所副研究員王立坤認為,生豬存欄量初步企穩,預計豬肉價格對2020年CPI的“貢獻”前高后低。綜合考慮疫情和豬肉價格影響,預計上半年各月CPI同比漲幅將在相對高位徘徊,下半年漲幅將逐步回落。 |
相關閱讀:
- [03-10] 統計局:2月份CPI同比上漲5.2% 豬肉價格漲135.2%
- [03-10] 國家統計局城市司司長趙茂宏解讀2020年2月份CPI和PPI數據
- [03-10] 2月份CPI今日公布 同比漲幅或回落至“4時代”
- [02-12] CPI同比漲幅“破5”,保供降價也是信心指數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