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北京二手房網簽環比降5成 中介賣新房等“春”來
2020-03-16 07:11:27? ?來源:北京日報 責任編輯:李雅蘭 我來說兩句 |
2月北京二手房網簽環比降5成 中介賣新房等“春”來 本報記者 趙瑩瑩 “剛過去的2月,沒底薪也沒收入。”說完這句話,經紀人劉強(化名)在朋友圈發出一條新房推廣信息。3月,他給自己定下的目標是:賣出2套新房。 疫情中線下活動的暫停,給二手房市場帶來不小沖擊,北京2月單月的二手房成交量環比下跌5成。以業績論“英雄”的經紀人,收入也難免下滑。除線上直播、VR帶看外,經紀人開始更賣力地拓展新房客戶,以期迎來市場的恢復。 休了半個月賣了0套房 入行六年的劉強,今年春節在老家待得最長,足足有半個月之久。“原本是通知正月初七上班的,后來隨著疫情出現,復工時間也調整過兩次。”2月10日,劉強才正式返崗,他的朋友圈里第一條與房子有關的消息,發布于2月11日。 “其實,沒復工之前,我就知道得有一陣子賣不動房。”劉強說,盡管中介機構“觸網”已有好幾年,可在他做成的這么多單成交中,沒有一單成交是僅靠線上就能完成的。線上,實現的是房產交易的前半部分,經紀人可以根據客戶的需求將海量房源推送給客戶,但看房和談判環節還是得面對面完成,“畢竟,誰買二手房不得談談價呢。” 實際情況和劉強估計的八九不離十。他私下告訴記者,2月,他一套房子都沒賣出去,由于業績不達標,績效和底薪都拿不到,相當于月收入為零。“整個門店2月在做的都是春節前沒完成的在途單。”劉強認為,賣不動房主要卡在看房上。畢竟,疫情還沒有過去,買家和賣家對出門都很謹慎,如非十萬火急絕不會上門看房。 “盡管公司也迅速上線了VR看房,可老話說了,眼見為實,VR看房替代不了。”他坦言,自己能做的就是堅持和客戶溝通,“一旦可以看房了,希望買家和賣家都能第一時間跟我聯系。” 門店為攬客推免費打印 劉強的處境,并不是個例。一些不如他入行久、手頭也沒太多老客戶積累的經紀人,有的已經離職,轉行去做微商。 房多多發布的內部公開信稱,受到疫情影響,全體合伙人從2月開始不領薪水,并告訴員工要堅決執行降本增效的各項措施,用短期的犧牲換取長期的健康成長,死磕到底、不養閑人。 市住建委的官方數據顯示,2020年2月,北京二手房網簽僅3629套,環比下降58%,同比下降40%。 成交量下降之外,看房量和掛牌量同樣出現下降。昨天下午,記者走訪了兩家中介門店,在停留的30分鐘時間內,沒看見一位行人路過停留。工作區的工位上,經紀人多數都對著電腦辦公,也有經紀人低頭瀏覽手機。門店玻璃上,除了強調遵守疫情防控的規定外,一家中介門店還貼出了可免費提供打印服務的信息。“之前很多小區都不允許非本小區人員進入,我建議您先在線上看看,真遇到合意的我們再嘗試約約看。”一位經紀人向記者表示。 來自中介機構的數據亦印證了市場的冷淡。貝殼研究院數據顯示,2月北京二手房成交均價為54115元/平方米,環比下跌8.6%;新增房源掛牌均價為57790元/平方米,環比跌幅擴大至3.9%;新增房源量也明顯下跌,環比下降51.4%。 拓展新房業務等市場轉暖 3月以來,劉強的朋友圈里清一色地開始推薦新房,從洋房到別墅,從大興樓盤到燕郊樓盤。“樓盤的售樓處慢慢恢復了,看房比較方便。”他說,如今開發商對各個渠道的客戶都是來者不拒,成交了經紀人也有傭金拿,所以,他和門店同事最近都把主要精力放在新房上。 “其實,賣房難免有大小年,收入也不是一直穩定,做得久了也就習慣了。”從業6年,劉強經歷過北京樓市的兩輪調控,用他的話說,市場最冷淡的時候,一位客戶看半年都瞧不上一套心儀的房子,一個門店一個月都可能成交不了一單,“這次不一樣,市場還是挺穩定的,只是購房需求延遲了。” 中原地產首席分析師張大偉也表示,一線城市房地產市場的下跌只是暫時現象,隨著疫情影響逐漸減弱,在逐步復工與各地利好政策的支持下,市場交易會逐漸恢復正常,被短暫壓制的需求將迎來集中釋放。 就在昨天下午,門店通知劉強,隨著北京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勢發生積極向好變化,允許中介門店經審查備案后,在遵守疫情防控規定的前提下有序帶客戶進入社區看房。這讓他覺得一切正在轉好,用不了多久,他的工作也將步入正軌。 |
相關閱讀:
- [03-16] 市場規模將達9000億元 “直播經濟”加速走來
- [03-16] 年度消費投訴大數據揭示哪些“老大難”問題?
- [03-16] 政策支持,線上問診,方便就醫 互聯網醫療迎多重利好
- [03-16] 上海回應境外回國人員新冠肺炎輸入病例醫療費用支付話題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