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家隔離別摸黑玩手機,小心誘發急性青光眼
2020-03-16 07:25:18? ?來源:科技日報 責任編輯:李雅蘭 我來說兩句 |
居家隔離別摸黑玩手機,小心誘發急性青光眼 給您提個醒 實習記者 于紫月 防疫期間,居家隔離,除了吃飯睡覺,玩手機、電腦等電子設備也成為居家必備項目:刷短視頻、打游戲、熬夜追劇等等,就連一些小學生也要用手機、電腦學習課程。 “雖然手機、電腦等智能產品給我們生活學習帶來了極大的便利,豐富了我們的娛樂方式,但是也要堅持適度原則,尤其是關燈玩手機更加不可取。值“世界青光眼周”之際,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康復醫院頭頸康復中心主任、眼科主任王霞提醒。 摸黑玩手機或導致失明 “摸黑玩手機會導致青光眼,甚至失明。這絕非危言聳聽。”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康復醫院頭頸康復中心眼科醫師劉力葦道,在昏暗的光線下用眼,會造成瞳孔長時間散大,堵塞眼內液體循環流通,導致眼壓升高,青光眼急性發作,持續的高眼壓可給眼球各部分組織和視功能帶來損害,造成視力下降、視神經損傷和視野縮小,如果不及時治療,甚至可能導致失明。 哪些人群具有“青光眼體質”呢?劉力葦表示,有4類人群更易患上青光眼。 一是脾氣暴躁的人。一些人常常保持暴躁的情緒,那么情緒不穩定往往會導致眼壓不穩定,長此以往便會誘發青光眼的形成。二是40歲以上的女性。由于40歲左右的女性逐漸步入更年期,因此情緒上出現多變,而這些都是“青光眼體質”的表現,情緒變化幅度太大,容易導致眼壓急劇升高,誘發急性青光眼。三是過度用眼者。眼睛跟大腦一樣每天需要休息,然而,上班面對電腦,下班玩手機,這樣的用眼習慣會導致眼睛過度疲勞,從而導致青光眼找上門。四是高度近視患者。高度近視因為近視性眼球的擴大和視乳頭的伸展,導致了篩板和視乳頭旁鞏膜的薄化,高眼壓壓迫視神經,導致視神經逐步萎縮,視野隨之逐漸喪失致盲。 說到青光眼的具體癥狀,王霞指出,除了眼睛脹痛、眼壓升高,青光眼患者還伴有其他癥狀。如惡心嘔吐,眼疼眼脹;視野變窄,視力減退;虹視,即看燈光時在其周圍出現七色的彩圈或暈輪,類似夏天雨過天晴后空中的彩虹。 兩位專家表示,摸黑玩手機對青少年的眼睛危害尤其巨大,黑暗中近距離看屏幕,眼睛眨動得少,很容易產生視疲勞,青少年的視力還在發育中,長期以往,很容易加重近視、散光等屈光不正問題。 簡單動作可自測眼壓 疫情期間,如果出現眼睛脹痛,在身邊沒有眼壓計的情況下,怎樣判斷眼壓是否增高了呢?王霞展示了一個小方法:“指測法”——一個簡單的動作可以自測你離青光眼有多遠。 “指測法”即用兩根手指,只需兩步,就能自測眼壓究竟有沒有過高。當閉上眼睛,用食指輕輕觸碰眼球時,感覺一下眼球波動感:如果跟嘴唇一樣的軟度,那么眼壓就是正常的;如果跟鼻尖一樣的硬度的話,那么眼壓已經呈輕到中度升高趨勢了; 如果碰起來像額頭那么硬的話,那么眼壓就已經很高了。通過這個自測的小方法,可以粗略地判斷眼壓到底正不正常。當然,如果感到明顯不適,還是需要看醫生。 還需要提醒的是,人的眼壓并不是一個恒定不變的數值。一天中不同的時間不完全相同。不能單憑一次眼壓測量值就判斷病情或確定診斷。 如不幸患上青光眼,日常生活中應注意什么? 王霞指出,青光眼是一種終身性疾病,特殊時期,要保持良好的心態和穩定的情緒,精神壓力大,思慮過多,生悶氣或大發脾氣,均易發生急性青光眼。 “不要過度用眼,要避免在黑暗中過度用眼看一個光亮點。”在劉力葦看來,平時看手機時最好調整手機屏幕的對比度,使亮度和色澤盡量柔和。有可能的話應在房間開一盞低亮度的背景照明燈,緩和一下屏幕和背景環境間亮度的差距。而且持續看手機時間盡量不要超過20分鐘,要有意識的眨眼,注意給眼睛“減負”。 此外,對于青光眼患者來講,喝水也是個大學問。要避免一次性大量飲水,水要少量分次喝,晚間盡量減少飲水量,防止誘發青光眼。 兩位專家建議,對于急性青光眼患者,在做好自我防護良好的情況下,需要及時到眼科就診,降低眼壓,以防視功能損傷。對于已經明確診斷的原發性開角型青光眼,患者需按時用藥,疫情期間可實行網絡問診,擇期醫院就診。 需要注意的是,新冠病毒可感染眼部結膜,進而可能引起肺部感染,青光眼患者特別是需要長期點用藥物的患者需要嚴格注意手衛生。 |
相關閱讀:
- [03-16] 云南確診一例境外輸入新冠肺炎病例
- [03-16] “云”面試,你準備好了嗎?
- [03-16] 國航公布13日北京境外輸入病例回京始末:乘客謊稱登機前未服藥
- [03-16] 天氣漸暖 這些預防新冠的“偏方”也熱度飆升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